点此搜书

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
  • 作 者:杨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414847
  • 标注页数:518 页
  • PDF页数:54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48 ≥51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三峡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1

第二节 三峡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概况 3

第三节 夏商时期考古文化概述 4

第四节 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资料的发现简况 6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8

第二章 夏时期考古文化资料 13

第一节 考古发现资料概述 13

第二节 瞿塘峡以西地区夏时期文化遗存 21

一、江津王爷庙遗存 21

二、忠县中坝遗存 22

三、忠县哨棚嘴遗存 26

四、万州涪溪口遗存 27

五、奉节老关庙遗存 31

六、巫山魏家梁子遗存 32

第三节 瞿塘峡以东地区夏时期文化遗存 35

一、秭归官庄坪遗存 35

二、秭归柳林溪遗存 37

三、宜昌白庙遗存 38

四、宜昌下岸遗存 41

五、宜都石板巷子遗存 43

六、长阳香炉石遗存 44

第四节 对目前三峡地区夏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 46

一、瞿塘峡以西地区的中坝文化遗存 48

二、瞿塘峡以东地区的白庙文化遗存 51

第三章 商时期考古文化资料 60

第一节 考古发现资料概述 60

第二节 瞿塘峡以西地区商时期文化遗存 74

一、合川沙梁子遗存 74

二、涪陵镇安遗存 75

三、丰都石地坝遗存 77

四、忠县老鸹冲遗存 80

五、万州中坝子遗存 81

六、云阳李家坝遗存 82

七、巫山江东嘴遗存 86

第三节 瞿塘峡以东地区商时期文化遗存 87

一、巴东楠木园遗存 87

二、秭归朝天嘴遗存 88

三、秭归长府沱遗存 90

四、宜昌路家河遗存 91

五、宜昌中堡岛遗存 95

六、宜都城背溪遗存 97

七、长阳深潭湾遗存 97

第四节 对目前三峡地区商时期文化遗存的认识 99

一、瞿塘峡以西地区中坝子文化及石地坝文化遗存 100

二、瞿塘峡以东地区朝天嘴文化及路家河文化遗存 105

第四章 社会经济、技术 113

第一节 农业、家畜饲养业、渔业、狩猎业 114

一、农业 114

二、家畜饲养业 129

三、渔业 140

四、狩猎 158

第二节 盐业考古 171

一、盐岩层的地质构造 173

二、历史文献中有关三峡地区盐资源的记载情况 175

三、民间传说中动物群对盐资源的认识 178

四、盐业遗迹的考古发现 180

五、三峡地区古代制盐技术对四川、云南地区的影响 192

六、对三峡地区盐业考古的归纳和认识 194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 204

一、青铜铸造 209

二、骨器 219

三、纺织业 229

四、窑业 300

第五章 房屋建筑与埋葬习俗 320

第一节 房屋建筑 320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哨棚嘴三期文化)遗址中的房屋建筑遗迹 321

二、夏商时期遗址中的房屋建筑遗迹 328

三、归纳和认识 335

第二节 埋葬习俗 338

一、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家河文化、哨棚嘴三期文化)遗址中的墓葬资料 338

二、夏商时期遗址中的墓葬资料 346

三、集中而葬的公共墓地 361

四、对远古时期居民埋葬死者方向的分析 364

五、古代埋葬习俗反映的一些社会生活现象 367

第六章 三峡地区夏商时期巴文化的考古研究 375

第一节 鄂西、三峡地区早期巴文化遗存 375

一、文献史籍中关于早期巴文化的记载情况 375

二、巴文化遗存的分期 379

三、对目前有关早期巴蜀文化探讨之几种不同意见的分析 381

四、归纳和认识 389

第二节 巴人与三苗文化 392

一、从早期巴文化的分布说起 393

二、古史传说中三苗文化的分布 396

三、关于巴人应属三苗民族的推断 400

四、归纳和认识 402

第三节 对巴人起源于清江说的考古研究 403

一、文献史籍中有关巴人在清江流域活动的历史记载及其分析 403

二、清江流域的早期巴人遗存 405

三、清江流域早期巴文化与鄂西、三峡地区及邻近地区早期巴文化之间的关系 408

四、廪君巴人进入清江流域的时间和路线 410

五、归纳和认识 412

第四节 早期巴文化与石家河文化的关系 414

一、考古地层学的叠压关系 414

二、考古类型学的比较情况 417

三、重庆地区夏商周时期文化与先前原始文化的关系 422

四、归纳和认识 423

第五节 从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人骨资料看古代巴人之源流 424

一、新石器时代人骨标本情况 425

二、夏商时期人骨标本情况 427

三、东周、汉代人骨标本情况 428

四、三峡东部(鄂西)地区几处东周时期墓葬中的人骨标本情况 431

五、三峡地区北边的新石器时代人骨标本情况 432

六、四川悬棺葬民族与三峡地区古代巴人的关系 434

七、归纳和认识 436

第六节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 438

一、巴文化研究经历的阶段 439

二、巴文化研究活动的总结 458

第七章 三峡地区夏商时期长江洪水遗迹的考古研究 463

第一节 丰都县长江沿岸的地理环境及古遗址 464

第二节 忠县县城长江沿岸的地理环境及古遗址 467

第三节宜昌中堡岛遗址的地理环境及长江洪水遗存 471

一、中堡岛遗址的地理环境及洪水淤沙层概况 471

二、遗址地层堆积中的“淤沙层”与洪水发生的年代 475

三、中堡岛遗址地层堆积情况与长江洪水的海拔 477

第四节 归纳和认识 479

第八章 三峡地区远古时期长江河床演变的历史研究 481

第一节 重庆至西陵峡河段长江河床的变迁历史 481

一、三峡地区的河谷地貌概述 481

二、三峡地区长江沿岸远古人类遗址的考古发现 482

三、远古人类居住遗址与现代河床海拔之比较 483

四、考古发现资料与长江古河床 486

五、与三峡地区长江古河床相关的资料情况 489

六、归纳和认识 498

第二节 宜昌至宜都远古时期以来长江河床变迁的历史 500

一、远古时期西陵峡口至宜都河段的河床地貌 501

二、历史时期(全新世)宜昌至宜都河段河床地貌 504

三、从古文化遗存的发现情况看长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508

四、对宜都河段几处遗址原始地貌的考察 511

五、归纳和认识 514

后记 516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