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20世纪中国历史教育研究
  • 作 者:尤学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8211
  • 标注页数:313 页
  • PDF页数:3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7 ≥31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 本书的宗旨与意义 1

二 研究现状和重点 2

三 历史教育的内涵及优良传统 9

上编 19

第一章 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历史教育 19

第一节 历史教育的世纪转折 19

一 历史教育思想的变革 19

二 梁启超: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开拓者 23

三 邹容、陈天华的历史教育与《苏报》案 35

四 近代学校历史教育的产生 39

五 近代社会历史教育的展开 44

第二节 “五四”前后历史教育的深入 50

一 历史教育的深入 50

二 李大钊的历史教育思想 53

三 新历史考据学派对唯物史观的态度 57

第三节 民族危机与历史教育的新形势 66

一 严峻的时代与庄严的使命 66

二 顾颉刚与通俗读物编刊社 74

三 邓初民、胡绳与历史教育 81

四 毛泽东与历史教育 91

小结 97

第二章 新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 99

第一节 新中国早期历史教育的发展 99

一 促进唯物史观的广泛传播 99

二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107

三 普及历史知识 111

第二节 史学格局的转换与史家之命运 116

一 郭沫若与新中国初期的历史教育 116

二 “思想改造运动”中的顾颉刚 129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教育的新气象 142

一 历史教育的新气象 142

二 政治家重视历史教育传统的延续 146

三 白寿彝的历史教育思想 151

小结 154

下 编 163

第三章 历史教育与增强民族精神 163

第一节 民族精神是历史教育的核心 163

一 民族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的 163

二 民族精神是历史教育的核心任务 167

第二节 20世纪历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增强 168

一 忧患意识的激发 169

二 爱国主义精神的提升 173

三 民族凝聚力的强化 180

四 提高民族素质 194

小结 210

第四章 历史教育与认识历史前途 212

第一节 革命与改良: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前途 212

一 对专制主义的批判 212

二 宣传革命的历史教育 216

第二节 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抉择 219

一 五四前后关于历史前途的辩难 219

二 两个“中国之命运” 229

第三节 新中国的历史前途教育 240

一 社会主义道路教育 240

二 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48

小结 253

第五章 历史教育与启迪人生修养 255

第一节 个人与社会 255

一 私德与公德 255

二 历史运动中的人生修养 261

第二节 见识与器局 265

一 历史感与时代感 265

二 世界意识与当代意识 270

第三节 经验与智慧 279

一 总结历史经验与治国安邦 280

二 认识和把握历史趋势是最大的人生智慧 287

小结 291

余论 293

一 历史教育是全民族的神圣事业 293

二 21世纪历史教育的新任务 298

参考文献 301

后记 31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