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方法的问题  关于方法性质的探究
  • 作 者:张双喜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18100111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3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1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方法的主观性 1

1.返回到人(类)活动方式来考察方法特性 1

2.考察人(类)活动方式的前提 2

3.人(类)活动的特有方式 3

4.人(类)活动方式的“主观性”注定了方法的“主观性” 4

5.“要生存,能生活”是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 6

6.方法的“中介性” 10

7.方法的“创造性” 13

8.方法“创造”的路径分析 25

9.方法的创造要对创造的“内在机制”给予更多关注 30

10.方法的基本形态 44

11.方法的世界成了人生存、生活的现实世界 51

12.返回到现实世界中的人 54

二、方法的客观性(一) 61

1.对方法客观性的考量还是要从人(类)活动的方式出发 61

2.既要正视“原始常识”,又要面对历史发展 66

3.改变“中介”处所还客观“本位”是方法创造的本性使然 73

4.方法的“本位”就是方法的客观性 76

5.对方法主观性的反思 84

6.对方法基本形态的再思考 86

7.对方法基本形态剖析的转向 89

8.对方法基本形态的历史审视 95

9.要特别关注思维展开的“三个层次” 105

三、方法的客观性(二) 122

1.科学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方法 122

2.对科学的“概念体系”的新辨析 126

3.就方法客观性的考究应有的一个转向 129

4.“经验自然科学”与“理论自然科学” 133

5.“理论自然科学”的显著特点 141

6.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148

7.“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154

8.“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 165

9.“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175

四、方法的不完全性 181

1.方法的主客观说是否陷入“悖论”? 181

2.方法“悖论”引出的“不完全性” 188

3.方法克服“不完全性”的运行方式 191

4.方法以特有的系统方式克服自身的“不完全性” 199

5.方法系统形成的机制分析 205

6.方法的不完全性与各类研究 209

后记 22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