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医学微生物学要点速记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医学微生物学要点速记
  • 作 者:郑群主编;陈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590944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绪论 1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2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2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6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7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7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8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 9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9

第五节 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 10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12

第三章 噬菌体 13

第一节 生物学性状 13

第二节 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 14

第三节 噬菌体的应用 14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5

第一节 细菌基因组 15

第二节 细菌的基因突变 16

第三节 基因转移和重组 16

第四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18

第五章 细菌的耐药性 19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 19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21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23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23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24

第三节 宿主的抗感染免疫 27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30

第五节 医院感染 32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34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34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36

第八章 球菌 39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3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42

第三节 奈瑟菌属 48

第九章 肠杆菌科 52

第一节 埃希菌属 53

第二节 志贺菌属 54

第三节 沙门菌属 56

第十章 弧菌属 60

第一节 霍乱弧菌 60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62

第十一章 螺杆菌属 63

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 65

第一节 梭菌属 65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69

第十三章 分枝杆菌属 72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72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76

第十四章 嗜血杆菌属 78

第十五章 动物源性细菌 80

第一节 布鲁菌属 80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82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 86

第十六章 其他细菌 90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90

第二节 鲍特菌属 92

第三节 军团菌属 94

第四节 假单胞菌属 95

第五节 弯曲菌属 97

第十七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99

第十八章 支原体 101

第一节 支原体属 101

第二节 脲原体属 102

第十九章 立克次体 104

第一节 立克次体属 104

第二节 其他立克次体 106

第二十章 衣原体 107

第一节 沙眼衣原体 107

第二节 肺炎嗜衣原体 109

第二十一章 螺旋体 110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 110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112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114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116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16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116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117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19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120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 120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22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122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125

第二十四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28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128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129

第二十五章 呼吸道病毒 131

第一节 正黏病毒 131

第二节 副黏病毒 134

第三节 冠状病毒 137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137

第二十六章 肠道病毒 140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140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142

第三节 新肠道病毒 143

第二十七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144

第一节 轮状病毒 144

第二节 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 145

第三节 肠道腺病毒 146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147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148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149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154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155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155

第六节 新近发现的肝炎相关病毒 156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 158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58

第二节 登革病毒 160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162

第三十章 出血热病毒 163

第一节 汉坦病毒 163

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 165

第三节 新疆出血热病毒 165

第三十一章 疱疹病毒 167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168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69

第三节 巨细胞病毒 170

第四节 EB病毒 172

第五节 新发现人类疱疹病毒 173

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175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75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178

第三十三章 其他病毒 180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180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182

第三节 细小DNA病毒 183

第四节 痘病毒 183

第三十四章 朊粒 185

第三十五章 真菌学总论 187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187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90

第三节 微生物检查及防治原则 191

第三十六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192

第一节 浅部感染真菌 192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 19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