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疾病对中国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研究  以鲁迅、孙犁、史铁生为例
  • 作 者:程桂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9859
  • 标注页数:201 页
  • PDF页数:21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3 ≥2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疾病体验与创作的发生 1

一 疾病体验与创作能源 2

二 当写作成为自我疗救的需要 9

第二节 疾病体验与文学思潮 12

一 黑死病与文艺复兴的发生 13

二 结核病与浪漫主义的联想 20

第三节 疾病体验与创作风格 27

一 外国文学史上的患病作家及其创作风格 28

二 中国文学史上的患病作家及其创作风格 34

第二章 鲁迅:热与痛中的见证 40

第一节 发热的身体与鲁迅文学中的情感热度 40

一 发热的身体与鲁迅的性格 41

二 对“作文”的选择与对杂文的偏爱 47

三 “有热度的写作” 53

第二节 药与酒及鲁迅文学中的矛盾内涵 60

一 药与酒:鲁迅的希望与绝望 61

二 鲁迅小说中的“病”与“死” 65

三 “药”的无效或“疗救”的缺席 72

第三节 死亡的逼迫与鲁迅文学中的生命意识 78

一 “我也常常想到自杀,也常想杀人”——《野草》中的死亡意蕴 80

二 从“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到“这也是生活……”——两次散文创作的诸多不同 90

第三章 孙犁:抑郁中的退守 104

第一节 抑郁症的郁积与暴发 104

一 中国特色的“神经衰弱” 106

二 孙犁的抑郁症及其社会根源 109

三 “神经衰弱”的避风港 115

第二节 前期抑郁症的反复与1956—1976年的创作 118

一 1962年:“惊弓之鸟”的春天 118

二 1974—1976年:书衣上的宣泄与治疗 126

第三节 后期抑郁症的纠缠与孙犁晚年文风的转变 135

一 逃避:“伤痕”、“反思”中的边缘之作 136

二 幻灭:20世纪90年代的避世之作 140

第四章 史铁生:残缺中的渴望 146

第一节 为什么会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147

一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奇异出现 147

二 特殊心理对记忆的干预作用 153

第二节 “此时此地”的写作 162

一 被困于“此地”的现实与梦幻 163

二 “此时”的宁静与空间时间化 168

第三节 史铁生的身体观 175

一 作为他者的身体 176

二 性爱中的身体 180

三 被灵魂栖居的身体 184

结语 187

参考文献 192

后记 19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