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夏文先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6408662
- 标注页数:190 页
- PDF页数:20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4 ≥1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文学论争与民族的、阶级的斗争主题 1
第一节 现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起源与散布 2
第二节 民族与民主斗争主题的形成 7
第三节 民族民主斗争主题的拓展与变奏 24
第二章 文学论争与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 37
第一节 “左翼”文学的“化大众”与“大众化” 37
第二节 文学论争与战时文学的“大众化” 52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与战时文学民族化大众化路径选择 58
第三章 文学论争与文学的“工农兵方向” 78
第一节 文学“工农兵方向”的理想期待与现实根据 79
第二节 延安文艺整风与文学“工农兵方向”的确立 92
第三节《讲话》的传播与“方向”的维护 107
第四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政治标准第一”的文学批评 118
第一节 战时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 11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新的文学规范的建构 126
第三节 “政治标准第一”与文学批评话语的政治化 133
结语 141
附录一 “民族形式”论争与毛泽东战时文艺现代民族化构想 144
附录二 在“规范”的丛林中艰难跋涉——重读萧也牧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152
附录三 历史真实的想象与重塑——“十七年”非革命历史小说人物谱系分析 161
附录四 1940年代(1937~1949)文学论争文章篇目概览 172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