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阳光下的官员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研究
  • 作 者:李媛媛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1877628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6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7 ≥35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主题界定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主题 6

一、腐败存在的复杂形态及现有治理模式的问题 6

二、应对发展型腐败为目标的事中(过程)控制模式 12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述 19

一、国内研究综述 21

二、域外相关研究概述 28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主要内容 40

一、概念界定 40

二、主要内容 43

第二章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理论基础 45

第一节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主要理论 45

一、委托代理理论 46

二、政府伦理理论 49

三、治理理论 51

四、利益冲突理论 53

第二节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一种复合性理论框架 57

一、复合性理论框架的提出 58

二、复合性理论框架的构建 63

三、复合性理论框架的意义 68

第三章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域外观察 70

第一节 防止利益冲突和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历史背景 70

一、历史发展 70

二、国际标准 75

三、制度目标 78

第二节 防止利益冲突和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83

一、现状综述 83

二、特点归纳 90

三、发展趋势分析 111

第三节 防止利益冲突和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域外实践 114

一、报告义务主体 115

二、报告内容 126

三、报告程序 135

四、报告审核 141

五、报告责任 145

六、报告的开放性 151

七、配套机制 159

第四章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中国实践 162

第一节 中国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起源和展开 163

一、制度的提出与发展 163

二、中国式信息报告制度的建立动因及其缺陷 187

第二节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基本要素 191

一、报告义务主体要素 192

二、报告内容要素 200

三、报告种类要素 213

四、报告程序要素 216

五、报告核查要素 221

六、报告开放性要素 234

七、报告责任要素 256

八、公共监督制度 268

第三节 公职人员信息报告的开放性:内部监督与外部知情的平衡 269

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 269

二、开放性的地方实践 271

三、地方试点:制度创新还是原地踏步? 275

第五章 中国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重构 279

第一节 制度重构的观念基础与定位 279

一、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的观念基础:从打击腐败到避免利益冲突 279

二、制度重构的目标界定 282

三、处于反腐败制度系统中的公职人员信息报告制度 284

第二节 制度重构的主要框架 286

一、报告义务主体制度 286

二、报告内容制度 289

三、报告程序制度 292

四、报告核查制度 294

五、报告责任制度 297

六、报告配套制度 298

第三节 开放性问题:不同价值的平衡与选择 301

一、作为可得性(Accessibility)的开放性 301

二、过度封闭和内部化的问题和过度开放的缺陷 305

三、公职人员信息报告的梯级开放制度 308

第四节 制度重构的路线图 312

一、制度落实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12

二、由上而下梯级推进 313

三、基本框架制度与配套制度同步建设 315

结语 317

参考文献 321

致谢 350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