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回顾、反思与前瞻
  • 作 者:张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53352
  • 标注页数:250 页
  • PDF页数:26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25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概念内涵:社区与社区建设 1

第一节 社区 1

一 社区概念 1

二 社区要素 2

三 社区功能 3

四 社区特征 3

五 社区分类 4

第二节 社区建设 7

一 社区建设内涵 7

二 社区建设内容 10

三 社区建设的对象 11

四 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 13

五 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 15

第二章 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程与脉络 20

第一节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背景 20

一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 20

二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微观背景 2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历程 34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35

二 “单位—街居”制时期(1953—1976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37

三 社区服务时期(1976—1991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40

四 探索初期(1991—1998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42

五 实验阶段(1998—2001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43

六 示范全面推进阶段(2001—2009年)的城市社区建设 45

七 深化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的城市社区建设 46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脉络 47

一 地位提高:从拾遗补阙到发展战略 48

二 内容完善: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 50

三 主体多元:从政府行动到社会参与 53

四 关系理顺:从“垂直控制”到“横向协作” 55

五 重点转换:从社区设施到社区管理 57

六 决策自觉:从被动回应到主动筹划 59

七 建设策略:从实验示范到全面推进 60

第三章 现实解剖: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属性特征 64

第一节 概念内涵及引入 64

一 同构性概念内涵及引入 64

二 非平衡性概念内涵及引入 65

第二节 同构性与非平衡性体现 66

一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66

二 社区公共服务与设施 79

三 社区组织人员配备 95

四 社区社会组织 99

五 社区经费保障 111

六 社区参与和民主自治 120

第三节 悖论解析与溯源 130

一 悖论与社区禀赋 130

二 悖论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138

三 悖论与政府行为 140

四 悖论与社会行动 153

五 悖论与宏观制度环境 156

第四章 模式反思: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与现实 159

第一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内涵 159

一 模式与社区建设模式 159

二 外生型社区建设模式 163

第二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 165

一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逻辑起点:秩序 167

二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目标:基层治理单元与生活共同体的纠葛 169

三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动力:政府需要与居民需求的交织 173

四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政府、市场、社会、居民的合作与错位 178

五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内容:“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失衡 181

六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路径:国家建构与社会演进的博弈 183

第三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现实合理性 188

一 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与宏观背景 188

二 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制度环境 192

三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 195

四 社区建设资源的分配现实 197

五 城市社区建设的阶段性规律 199

第四节 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实践困境 201

一 刚性社区管理消解政权建设目标实现 201

二 社区参与不足引发社区治理困难 202

三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方式单一导致供给不足与失衡 206

四 社区精神培育不足导致社区本质流失 208

第五章 未来展望: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架构 210

第一节 模式选择: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 210

一 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210

二 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内涵 213

第二节 合作主义: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214

一 合作主义的内涵 214

二 合作主义的选择与适用 216

第三节 主体界定:功能分化理论与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 221

一 功能分化理论 221

二 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界定 223

第四节 功能回归: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主体的功能与定位 226

一 党的领导 226

二 政府主导 228

三 社会行动 230

四 市场辅助 232

五 居民参与 233

第五节 合作互动:内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主体行动机制 237

一 利益整合:合作互动机制的基础 238

二 平衡与协商:政府与社区 241

三 伙伴与共赢:政府与社会组织 243

四 互补与互限: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 246

后记 25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