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筚路蓝缕  抗战时期厂矿企业大迁移
  • 作 者:张守广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0114332
  • 标注页数:363 页
  • PDF页数:41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5 ≥3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战前中国工业的特点与布置后方的初步进展 1

一、战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状况与特点 3

二、“九一八”事变后开发西北西南舆论的兴起与实际进展 33

三、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布置后方的设想与进展 60

第二章 工业动员与厂矿内迁 81

一、国营厂矿的内迁 83

二、民营厂矿的内迁 97

三、厂矿内迁的成绩与特点 122

第三章 内迁厂矿的重建与发展 135

一、国家资本厂矿的重建与发展 137

二、民营厂矿的重建与工合运动的兴起 181

三、内迁厂商社团及其活动 200

第四章 工业复员与内迁厂矿 249

一、工业复员问题的提出、规划与社会反应 251

二、工业复员的实际进程与失败结局 277

三、复员毕竟不是复原 295

第五章 工业内迁的意义与影响 317

一、厂矿内迁体现了中华民族为争取独立、自由而顽强抗争的决心和意志 319

二、内迁厂矿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地区现代工业的核心和骨干 322

三、厂矿内迁和内迁厂矿的重建与发展成为中国内地特别是西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起点 326

主要参考资料 329

(一)未刊档案资料 329

(二)抗战时期报刊资料 330

(三)史料类图书 332

(四)相关论著 338

附表1 内迁民营厂矿名称及地址一览表 343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