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来自田野的民俗学研究
  • 作 者:徐赣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9874
  • 标注页数:287 页
  • PDF页数:29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5 ≥2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第一章 古镇文化遗产:黄姚的案例 13

一 作为文化遗产的古镇研究 13

二 黄姚古镇的历史地理概况 16

三 黄姚古镇主要的文化遗产 18

四 黄姚古镇的文化遗产特征 53

五 黄姚古镇文化遗产形成的原因 56

六 黄姚古镇文化遗产遭遇的问题 62

第二章 乡村文化遗产的价值 70

一 问题的提出 70

二 乡村智慧的诠释 71

三 乡村智慧的价值 72

四 乡村智慧的利用 80

第三章 八景文化遗产的价值 82

一 八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82

二 八景文化空间的景观审美价值 85

三 八景诗画的文学艺术价值 92

四 八景诗文地理的旅游价值 94

五 八景文化与乡土教育 96

第四章 公共空间在民众生活中的功能:基于对侗寨的调查 99

一 关于空间的研究 99

二 侗寨主要公共空间形态 101

三 侗寨的公共空间与村民的公共生活 103

四 侗寨公共空间与文化传承 106

第五章 传统庙会文化空间的多功能性:福利“五月八”的个案 108

一 研究背景和个案点概况 108

二 “五月八”庙会的起源 110

三 五月八庙会活动内容及其时空延展性 112

四 五月八庙会文化空间的多功能性 114

第六章 民间传说的社会功能:以侗族转世传说为例 124

一 村寨里离奇的故事:转世传说 124

二 转世传说产生的心理基础:转世灵魂观 129

三 灵魂转世观的影响:积阴德习俗与村寨景观文化遗产 132

第七章 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苗族坡会群的案例 139

一 融水苗族坡会概况 140

二 坡会的价值与功能 141

三 坡会传统延续至今的原因 146

四 文化遗产社区保护之理由 151

第八章 文化遗产的政府保护:苗族姊妹节案例 157

一 姊妹节概况 158

二 政府管理的导向 161

三 政府指导及其效果 166

四 政府管理和保护的利弊分析 171

第九章 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 174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旅游资源 175

二 开发式保护的可能性和有限性 176

三 开发式保护框架的建立 184

第十章 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壮锦的个案 191

一 壮锦的发展历史 191

二 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代表 194

三 当代壮锦传承的困境 195

四 壮锦生产性保护的路径 201

第十一章 文化遗产的学者参与保护:布洛陀文化遗址的案例 209

一 民间信仰和口头叙事中的布洛陀 210

二 从“敢壮山”到“布洛陀文化遗址” 211

三 学者的贡献:对布洛陀文化的诠释和研究 217

四 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民间信仰命运 220

第十二章 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之反思:以宝赠侗族祭萨申遗为例 223

一 宝赠人日常生活中的祭萨 224

二 祭萨遗产化的目的和手段 226

三 被建构为遗产的祭萨仪式 235

四 反思:谁在建构遗产?谁来保护遗产? 237

结语与讨论:当代民间文化的遗产化变迁 240

一 遗产化的背景: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复兴 240

二 遗产化的路径:民间文化的价值建构 243

三 遗产化的结果:民间文化在向上流动中发展 248

附录 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韩国法圣浦端午祭的保护经验 252

一 法圣浦端午祭的源起 253

二 法圣浦端午祭活动内容 254

三 法圣浦端午祭传承至今的原因 260

四 对中国传统节日保护的启示 267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8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