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学校道德教育的本土演进  以公民教育为核心
  • 作 者:栗蕊蕊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3634694
  • 标注页数:319 页
  • PDF页数:3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4 ≥3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研究的意义 4

二、研究综述 5

(一)相关概念之厘定 8

(二)有关公民教育思想起源、意义的研究 15

(三)有关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的研究 19

(四)有关近代社会、民众的研究 23

(五)有关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理论深化及实践推进的研究 24

(六)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26

三、研究构想与内容框架 27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27

(二)研究方法 28

四、概念界定 29

(一)“中小学” 29

(二)“公民”与“公民教育” 29

(三)“本土演进” 30

第一章 中西交汇中公民教育思想的萌生 32

第一节 冲击与共鸣:公民理想的渐次导入 32

一、求新于外:异质文化碰撞下对“民主”的初步认识 33

二、上下求索:思想家的“国民人格”向往 41

三、革故鼎新:民国成立与民主思想的绽放 46

四、曲折前行:复古思潮中民主求索的短暂阻抑 50

五、浓墨重彩: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思想革新 54

第二节 借鉴与移植:植入中国土壤的异域理论 56

一、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引入 56

二、杜威来华对中国公民教育的促动 63

第二章 本土语境下公民教育的自主生长 73

第一节 从无到有:修身教育的更易与公民教育的萌生 73

一、外向求索:修身步入课程体系 73

二、顺应趋势:修身向公民的转换 80

三、取而代之:公民教育得以确立 83

第二节 上下互动:公民教育的图景绘描与本土实践 89

一、关于公民教育的实际讨论 89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地开展 101

三、全国公民教育运动的兴起 110

第三节 趋向异变:国家政治干预与公民教育的改造 120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宗旨的确立 120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异变 127

第三章 生成与变迁: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分析 145

第一节 课程目标之变更 145

一、修身科:“涵养德性,导以实践” 145

二、公民科:“养成营现代生活的习惯” 148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为最高原则” 150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四维八德” 152

第二节 课程内容之变更 154

一、修身科:“孝悌礼义”“忠君爱国”的个体道德导向 155

二、公民科:儿童中心的团体生活导向 160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的政治生活导向 164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系统化的身心规约 167

第三节 教学方法之变更 174

一、修身科:由精神训练渐重实践考察 174

二、公民科:多重方法综合应用 179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课内训练与课外陶冶融合 181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公共训练与个别训练并行 183

第四章 价值的表达与呈现: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分析 187

第一节 教科书的演变历程 187

一、道德文本的时代转换 187

二、政治文本的走向与变革 204

第二节 教科书内容之分析 216

一、《修身》:德目趋变 217

二、《公民》:培育“明达公民” 222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政党政治下的千书一面 226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培养党治的“公民” 227

第三节 教科书形式之分析 229

一、《修身》:渐趋现代 231

二、《公民》:贯以现代气息 238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编写体例的单一化 243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沿袭前期 248

第五章 衍变与更易: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外活动分析 251

第一节 学生自治会 251

一、从专制到自由:清末民初的潜滋暗长 252

二、从理论走向实际:“五四运动”后的全面勃兴 255

三、从自由发展到全面限制:国民政府时期的强制整顿 270

第二节 童子军 275

一、形式上:由民办走向党办 275

二、内容上:由军事训练而及政治训练 282

结语 近代以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反思 293

参考文献 30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