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公共建筑空间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公共建筑空间设计
  • 作 者:王国荣主编;安玉源,周琪,李鸿飞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5334004
  • 标注页数:152 页
  • PDF页数:16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60 ≥1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Chapter 1 总论 10

1.1 公共建筑及其空间的含义 10

1.1.1 公共建筑的含义 10

1.1.2 公共建筑的分类 10

1.1.3 公共建筑空间的概念和发展 11

1.2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2

1.2.1 主要使用空间 12

1.2.2 次要使用空间 13

1.2.3 交通联系空间 13

1.3 公共建筑的空间类型 18

1.3.1 从空间形态上分类 18

1.3.2 从空间对人的心理感受上分类 19

1.3.3 从空间确定性上分类 19

1.3.4 从空间视觉上分类 20

课程回顾 21

思考题 21

课程设计题 21

Chapter 2 公共建筑空间的功能关系 21

2.1 公共建筑空间的功能分区 24

2.1.1 功能分区原则 24

2.1.2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方式 26

2.2 功能对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 27

2.2.1 空间的体量 27

2.2.2 空间的形状 28

2.2.3 空间的质量 31

2.3 公共建筑的平面组合方式 33

2.3.1 走道式 33

2.3.2 套间式 35

2.3.3 广厅式 36

2.3.4 综合式 37

课程回顾 39

思考题 39

课程设计题 39

Chapter 3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 39

3.1 公共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42

3.1.1 点要素 42

3.1.2 线要素 44

3.1.3 面要素 45

3.1.4 体要素 45

3.2 各要素对公共建筑空间的限定 47

3.2.1 水平方向的限定 47

3.2.2 垂直方向的限定 51

3.2.3 各要素的综合限定 53

3.3 二元建筑空间的构成关系 54

3.3.1 包容空间 54

3.3.2 相交空间 55

3.3 3相邻空间 56

3.3.4 以过渡空间相连接的空间 56

思考题 57

Chapter 4 公共建筑空间的形态特征 57

4.1 空间的对比与变化 60

4.1.1 高大与低矮的对比与变化 60

4.1.2 开敞与封闭的对比与变化 61

4.1.3 不同形状的对比与变化 62

4.1.4 不同方向的对比与变化 62

4.2 空间的重复与再现 63

4.2.1 空间的重复 63

4.2.2 空间的再现 64

4.2.3 小结 64

4.3 空间的衔接与过渡 65

4.3.1 以小空间衔接和过渡空间 65

4.3.2 以灰空间衔接和过渡空间 65

4.4 空间的渗透与层次 67

4.4.1 借景 67

4.4.2 流动空间 68

4.5 空间的引导与暗示 69

4.5.1 弯曲的墙面 69

4.5.2 特殊形式的楼梯或踏步 69

4.5.3 天花或地面的特殊处理 70

4.5.4 空间的灵活分隔 70

4.6 空间的序列与节奏 71

4.6.1 空间序列 71

4.6.2 情感序列 74

思考题 75

Chapter 5 公共建筑空间设计流程 75

5.1 设计之初需分析的内容 78

5.1.1 使用者的要求 78

5.1.2 活动要求 79

5.1.3 家具要求 80

5.1.4 空间品质要求 81

5.2 设计构思与立意 84

5.2.1 构思 85

5.2.2 立意 88

课程回顾 90

思考题 91

课程设计题 91

Chapter 6 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实例选编与分析 91

6.1 办公类建筑 94

6.1.1 办公建筑的发展 94

6.1.2 办公建筑的类型 95

6.1.3 办公建筑的空间形态 95

6.1.4 现代办公建筑公共空间形态构成 96

6.1.5 现代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96

6.1.6 未来的办公建筑 97

6.1.7 实例选编 97

6.2 文化、科技类建筑 103

6.2.1 共享空间的营造 103

6.2.2 文化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特征 103

6.2.3 文化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主要形态 104

6.2.4 内部公共空间的自由度设计 105

6.2.5 文化、科技类建筑的发展趋势 105

6.2.6 实例选编 106

6.3 观演类建筑 112

6.3.1 观演建筑的分类与演变 112

6.3.2 观演建筑功能组成 112

6.3.3 观演建筑主要空间形态 112

6.3.4 观演建筑空间特征 113

6.3.5 观演建筑空间组合形态 113

6.3.6 观演建筑发展趋势 115

6.3.7 实例选编 115

6.4 展览类建筑 120

6.4.1 展览建筑及其演变 120

6.4.2 展览建筑的内部空间组织 121

6.4.3 展览建筑的发展趋势 121

6.4.4 实例选编 122

6.5 商业类建筑 129

6.5.1 商业建筑及综合体的定义 129

6.5.2 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的组成 130

6.5.3 商业建筑空间的基本功能 130

6.5.4 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特征与形态 130

6.5.5 实例选编 132

6.6 交通类建筑 136

6.6.1 交通建筑及其空间特征 136

6.6.2 交通建筑中的候乘空间 137

6.6.3 候乘空间的特征分析 137

6.6.4 交通建筑的发展趋势 138

6.6.5 实例选编 138

6.7 体育类建筑 144

6.7.1 体育建筑的定义 144

6.7.2 体育建筑场馆的空间类型 144

6.7.3 体育建筑各空间关联特征 145

6.7.4 体育建筑的发展趋势 145

6.7.5 实例选编 14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