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  《礼记·学记》细讲
  • 作 者:倪敏达讲述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1360090
  • 标注页数:444 页
  • PDF页数:45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6 ≥44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礼记·学记》原文 1

第一讲 中华文化礼文化体系 5

一、礼的含义 5

二、《礼记·学记》简介 19

三、中华文化三教九流 25

第二讲 《学记》科判和施政较量 31

一、《学记》科判及题目、根本、宗旨、效果 31

二、《学记》施政模式较量 34

第三讲 中华文化的善恶标准 53

一、善恶的标准在经典中 53

二、儒家之善恶标准《弟子规》 56

三、道家之善恶标准《太上感应篇》 57

四、佛家之善恶标准《十善业道经》 66

五、善恶的标准之《了凡四训》 71

六、善恶的标准之落实——《功过格》 72

第四讲 明教为施政根本以启信 75

一、教育旨在明道 76

二、结论政教次第 82

三、示利诱掖教学 88

第五讲 《学记》的学制目标 95

一、硬件机构:塾、庠、序、国四学 96

二、入学考试规范 100

三、课程学制目标 101

四、大学之道的教学效果 106

五、对照经典“学一句,做一句” 110

六、毛毛虫变蝴蝶 111

第六讲 《学记》的七大办学原则 117

一、《学记》的七大办学原则的简注、易解 118

二、《学记》的“示敬道原则”在学校的落实(一) 127

第七讲 《学记》的七大办学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139

一、“示敬道原则”在学校的落实(二) 139

二、“官其始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141

三、“孙其业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155

四、“收其威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157

五、“游其志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158

六、“存其心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158

七、“学不躐等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159

第八讲 正显大学之教 163

正面论教简注及易解 164

第九讲 正反论教 187

一、把大学之教落实在生活当中叫作正熏习 187

二、通过“游于艺”快乐地学习,“优柔宽缓”地达到《学记》九年的教学目标 189

三、《弟子规》德育教学法 191

四、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和效果 197

五、反面熏习是什么样的 204

第十讲 反面论教 207

一、反面熏习教学的过失 207

二、教育兴盛的四种方法 221

第十一讲 教之兴废之一 225

一、预防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226

二、及时法:当其可之谓时 239

第十二讲 教之兴废之二 245

一、顺才法: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246

二、观摩法:相观而善之谓摩 252

三、反论教废之因 256

第十三讲 人师善德广被之一 265

一、人师素质之“方便善诱” 266

二、“人师”教人“方便善诱”之实例 274

第十四讲 人师善德广被之二 285

一、人师素质之“识心救失” 285

二、人师素质之“识心救失”的案例分析 289

三、教育的两大主轴 300

第十五讲 储君源于良师 305

一、人师素质之“善教继志” 305

二、人师素质之“良师为君”(一) 321

第十六讲 师必自严后尊 327

一、人师素质之“良师为君”(二) 327

二、人师素质之“师严道尊” 339

三、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 343

第十七讲 师恒护念进学 347

一、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之“识器策进” 347

二、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之“器小暂舍” 351

三、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之“师诱志学” 358

第十八讲 教学果证 369

一、《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人师授业” 369

二、《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以学为本” 375

附录一:《礼记·学记》科判 389

附录二:《礼记·学记》注释与易解 399

附录三:中华文化德育师资中级培训班资料汇总 429

后记 443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