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憨山德清注《庄》之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憨山德清注《庄》之研究
  • 作 者:林庆彰主编;李懿纯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986652828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1

一、以往研究成果之侷限 4

二、憨山注庄特色之呈显 8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之检讨 9

一、以时代背景及憨山生平为范围之探讨者 10

二、以憨山德清思想为主题式进路之探讨者 17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范围限定 26

一、研究方法 26

二、范围限定 28

第二章 憨山德清注庄之动机及其中心思想 31

第一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动机 35

一、破外道之执以融摄儒道 35

二、援老庄之语以利俗众生 37

三、明唯心识观以印决儒道 39

第二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中心思想 40

一、憨山德清「唯心识观」之理论定义 41

二、憨山德清「唯心识观」之思想溯源 43

三、憨山德清「唯心识观」之重新定位 54

第三节 憨山德清融摄儒道以会归于佛 57

一、憨山德清融摄儒家会归于佛 58

二、憨山德清融摄道家会归于佛 64

三、憨山德清融摄儒道会归于佛 66

第三章 憨山德清注庄之基本立场 69

第一节 庄子为老子之注疏 70

一、憨山德清「庄子自云『言有宗事有君』」之探讨 72

二、憨山德清注庄之立言本意 74

第二节 憨山德清解老与注庄之方式 75

一、《老子道德经解》引庄子注疏者 76

二、《庄子内七篇注》引老子原文者 82

第三节 憨山德清解老与注庄之关系 83

一、憨山德清解老注庄之关系 84

二、解老注庄之关系分析论述 84

第四章 憨山德清注庄之系统架构及其内容特色 97

第一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系统架构 97

一、以楞严为首的《老子道德经解》 98

二、以华严为次的「平等法界观」 104

第二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次第脉络 111

一、《庄子内七篇注》之相因次第 114

二、《庄子内七篇注》之内圣外王 116

第三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内容特色 119

一、《庄子内七篇注》之〈逍遥游〉、〈齐物论〉乃立言真宰 120

二、《庄子内七篇注》之〈养生主〉、〈人间世〉乃发明体用 143

三、《庄子内七篇注》之〈德充符〉乃体用两全 152

四、《庄子内七篇注》之〈大宗师〉〈应帝王〉乃内圣外王 156

第五章 憨山德清注庄之工夫论及其境界说 167

第一节 憨山德清三教之判教观 167

一、人乘之圣的孔子定位及其判摄 171

二、天乘之圣的老庄定位及其判摄 173

三、超圣凡之圣的佛定位及其判摄 175

第二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工夫论 176

一、「自取怒者其谁」——「禅门参究」之工夫论 182

二、「撄宁」——「渐渐开悟」之工夫论 184

三、「四门示相」——「止观」之工夫论 191

第三节 憨山德清注庄之境界说 195

一、「逍遥游」——「无碍解脱」之境界说 199

二、「德充符」——「破分别我障」之境界说 201

三、「应帝王」——「离人而入天」之境界说 204

第六章 结论 207

第一节 本文回顾与总结 207

第二节 本文未来研究之展望 212

一、内部研究展望 212

二、外部研究展望 217

第三节 本文时代意义与开展 218

一、憨山德清注庄于明末之时代意义 219

二、憨山德清注庄于当代之时代意义 220

附录 憨山德清解老与注庄对照表 223

参考书目 237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