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作为语言的建筑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作为语言的建筑
  • 作 者:史雷鸣,贾平凹,韩鲁华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1381564
  • 标注页数:173 页
  • PDF页数:18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1 ≥1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相关专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3

1.3本书的框架结构、主要内容 8

1.3.1本书框架结构 8

1.3.2本书的主要内容 8

2建筑综述 11

2.1建筑的属性 11

2.2形态学和建筑 17

2.3建筑的空间 21

3符号学与广义语言 23

3.1感官与认知 23

3.2符号的形成 29

3.3所指与能指 33

3.4语言的形成与分化 35

4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和文学混合表达案例分析以及与古典文学和世界艺术案例的比对分析 38

4.1《废都》中的“求缺屋”的建筑文学混合表达与接受 38

4.2现代主义艺术转折点上的杜尚的“泉”与“求缺屋”之间的跨语言表达的原理共性 41

4.3《红楼梦》以及古典文学中文学语言和建筑语言混合的现象和美学以及表达和接受的分析 45

4.4文学与达利的绘画的案例 50

5中国的文学语言深度介入建筑语言的现象和与西方建筑语言中的其他艺术语言植入的对比与历史文化原因研究 54

5.1宗教的影响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宗教化 54

5.2中国文学对其他艺术的深度介入和文学的精神显化 59

6文学语言与建筑语言在符号学层面的转换嫁接原理 62

6.1文学语言的认知表达和接受的心理特征 62

6.2建筑语言的认知规律和表达以及认知心理特征 66

6.3文学语言的符号与建筑语言的符号嫁接和转换 75

7艺术语言之间的嫁接和翻译与混合的普遍性以及艺术语言的本体语言 85

7.1本体语言 85

7.2混合艺术 87

7.3混合表达 88

7.4符号学层面和心理接受层面上的语言混合原理 91

8符号学层面的修辞学与叙述 97

8.1从符号学角度构建修辞理论 97

8.2跨语言的符号修辞案例 106

9建筑的跨语言综合表达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 109

9.1与其他艺术共用语言集合 110

9.2可直接翻译转换的语言集合 111

9.3观念和戏剧性诗性的语言拓展 112

9.4建筑的边界、界与外环境的借用与冲突 113

9.5建筑的时间轴线的诉求与时间语言 115

9.6不同层面的象征与语言的隐喻 116

9.7建筑是一种情境 117

9.8建筑隐含的与人的交互关系和交互语言 120

10建筑中的叙述和戏剧性与诗性 121

11作为一种语言的建筑 130

12作为文化的弥姆和作为弥姆的语言以及作为世界本质之一的语言 141

13结论 159

参考文献 162

后记 169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