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文学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演进
  • 作 者:朱晓进,李玮,何平,丁晓原,陈留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39159
  • 标注页数:641 页
  • PDF页数:64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47 ≥6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文学语言变迁与新诗文体的发展 39

第一节 从晚清到五四:语言的选择与诗体发展道路 42

第二节 五四语言变革推进下的诗学转型 64

第三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新诗“诗话语”体系建设 104

第四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现代新诗形式规约的探索 129

第五节 文学语言变革作用下的“歌谣”与“诗体”的关系 152

第六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形式发展的趋向 167

第二章 文学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 191

第一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和现代小说初期形式的发展 196

第二节 政治化背景下的语言方式与30年代小说形式的发展 261

第三节 30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和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 297

第四节 40年代“口语化”运动和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变革 319

第三章 文学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散文形式的发展 353

第一节 语言三维视角下的中国散文现代转型 356

第二节 “过渡语言”与晚清散文文体的变异 370

第三节 五四散文命名、阐释与文体自觉 385

第四节 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建构 397

第五节 20世纪30年代“大众语运动”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412

第四章 文学语言变迁与中国话剧形式的发展 439

第一节 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话剧的初期形态 441

第二节 语言变革与五四时期写实性话剧语言范式的确立 457

第三节 语言的文学性追求与写意性话剧语言语体的出现 482

第四节 语言的趣味性追求与喜剧性话剧语言形态的初步形成 500

第五节 曹禺和中国现代话剧语言的成熟 515

第六节 政治化、大众语背景下的话剧语言的新发展 534

第五章 文学语言变迁与儿童文学文体的发展 569

第一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现代童话文体的发生 572

第二节 30年代文学语言“口语化”运动与童话文体的发展 589

第三节 文学语言变革与儿歌文体的自觉 609

参考文献 629

后记 638

购买PDF格式(1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