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小学社会(思品)学科课堂教学创新
  • 作 者:焦建英,童富勇,叶哲铭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402943
  • 标注页数:195 页
  • PDF页数:2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19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小学社会(思品)课堂教学理念创新 1

第一节 基于儿童文化的小学品德生本课堂建构研究 1

第二节 品德与社会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研究 9

第三节 小学品德准确把握和实施“螺旋上升”的实践研究 16

第四节 利用道德叙事,促进品德课堂教学 21

第二章 中小学社会(思品)课堂教学内容创新 28

第一节 以师生微互动促生命教育 28

第二节 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35

第三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图片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 42

第四节 区域资源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整合 53

第五节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德育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62

第六节 基于提升初中生公民权利意识的教学设计研究 71

第三章 中小学社会(思品)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79

第一节 生活故事教学法——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例 79

第二节 游戏体验教学法——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例 85

第三节 情境践行教学法——以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课程为例 93

第四节 基于意义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例 100

第五节 基于“综合性”特点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例 108

第六节 主流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例 113

第四章 中小学社会(思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26

第一节 以单元活动性作业为载体拓展课程资源——以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例 126

第二节 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策略——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例 131

第三节 课程整合的案例教学——以历史与社会、“我与杭州”整合为例 138

第四节 基于主题单元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品德与社会“文化”主题单元为例 146

第五章 中小学社会(思品)课堂教学评价创新 156

第一节 运用增量评价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为例 156

第二节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课前调查实效性的策略 168

第三节 历史与社会“阳光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178

第四节 历史与社会轻负高效课堂教学——基于多维观察与评价的案例研究 184

参考文献 19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