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汉语动词重叠的历史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汉语动词重叠的历史研究
  • 作 者:潘国英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5572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绪论 1

一 动词重叠的研究意义 1

二 动词重叠研究综述 2

三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13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动词重叠 15

第一节 重言、重叠和叠用 15

第二节 《诗经》中有无动词重叠形式之考辨 21

一 “采采”等词的考辨 21

二 单纯重叠词和合成重叠词 26

第三节 先秦其他古籍中的重叠现象 31

第三章 汉魏时期的动词重叠 38

第一节 汉魏诗文中的VV式 38

第二节 动量词的产生和发展 40

一 动量词的产生和发展 40

二 动作量表现形式的变化 45

三 动量补语的位置变化 51

第三节 “一V”式 52

一 “一V”式的语义和功能的变化 52

二 “一V”式和同源动量 55

第四章 唐代的动词重叠 57

第一节 唐诗中的动词重叠 57

第二节 变文和禅宗文献中的动词重叠 59

一 对《敦煌变文集》的考察 60

二 对《祖堂集》的考察 62

三 对其他禅宗语录的考察 63

第三节 唐代动量词的发展 68

小结 73

第五章 宋代的动词重叠 74

第一节 “V—V”同源形式考察 75

第二节 《朱子语类》中的动词重叠 81

一 短时义“V—V”的出现 82

二 “一”的虚化和短时义“V—V”形成 85

第三节 宋代话本小说中动词重叠形式的发展 86

一 “V—V”式的丰富发展 86

二 VV式的出现 88

三 V1V1V2V2式的发展 90

第六章 元代的动词重叠 92

第一节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 93

第二节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 100

第三节 V1V1V2V2式动词重叠 101

小结 103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动词重叠 105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动词重叠 106

一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 106

二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 110

第二节 《西游记》中的动词重叠 111

一 动词重叠的总体概貌 112

二 《西游记》和《水浒传》动词重叠的比较 120

第三节 《金瓶梅》中的动词重叠 128

一 单音节动词重叠 129

二 双音节动词重叠 134

三 《金瓶梅》中的儿化现象 135

第四节 明代话本小说中的动词重叠 141

一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动词重叠 142

二 “三言二拍”中的动词重叠 143

第五节 《红楼梦》中的动词重叠 162

一 单音节动词重叠 162

二 双音节动词重叠 167

三 特殊的“去VV/V—V去” 171

第六节 《儿女英雄传》中的动词重叠 172

一 单音节动词重叠 173

二 双音节动词重叠 179

三 动词重叠加“儿”尾 184

第七节 近代汉语中的“V他一V”格式 186

一无定指代词“他” 187

二 “V他一V”的形成和发展 189

三 余论 191

第八章 “V—V”和“V一下”的比较 192

第一节 “V一下”中“一下”的语法化 193

一 共时平面上“一下”的发展 194

二 历史平面上“一下”的语法化 195

三 “一下”的语法化机制 208

第二节 “V—V”和“V一下”的比较研究 211

一 “V—V”和“V一下”虚化的联系 211

二 “V—V”和“V一下”句法平面的比较 213

三 “V—V”和“V一下”语义平面的比较 218

四 “V—V”和“V一下”语用平面的比较 221

第九章 方言动词重叠的共时和历时研究 224

第一节 方言动词重叠的共时考察 224

一 动词重叠加补语 224

二 动词重叠加宾语 229

三 动词重叠加尝试态助词 230

四 VV与“V—V”形式的使用频率 232

第二节 方言动词重叠的历时考察 234

一 动词重叠后接补语在南北方言中的历时发展 234

二 动词重叠带中置宾语在南北方言中的历时发展 239

三 动词重叠后接助词“看”在南北方言中的历时发展 241

四 VV和“V—V”形式在南北方言中的历时发展 244

五 结语 245

第十章 动词V1V1V2V2重叠式的形成和发展 247

一 动词V1V1V2V2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247

二 动词V1V1V2V2重叠式的形成和发展 250

三 余论 265

第十一章 汉语动词重叠的主观性 267

第一节 动词重叠主观性的体现 267

一 动词重叠表达说话人的情感 267

二 动词重叠表达说话人的视角 269

三 动词重叠表达说话人的认识 272

第二节 动词重叠主观色彩的表达手段 274

一 动词的语义 274

二 句类 275

三 人称代词 276

四 附加成分 278

参考文献 280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