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天朝大国的景象  西方地图中的中国
  • 作 者:(意)曼斯缪·奎尼(MassimoQuaini),(意)米歇尔·卡斯特诺威(MicheleCastelnovi)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1796207
  • 标注页数:274 页
  • PDF页数:28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9 ≥27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1

第一章 中国之镜 1

从欧洲到中国:从神话到神话 3

介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中国版图的地理学图景 12

知识的产生与积累: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巨大障碍”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21

从中国到欧洲,即“巨大的障碍”是怎样消解的 29

欧洲作为中国颠倒的镜子 40

第二章 古典时代的地学观念:中国是居住区的一部分 47

古代的居住区观念:远东 49

气候理论的连续性 52

托勒密所描述的亚洲 56

罗马人眼中的东方:丝绸地区,黄金与白银之岛 59

皮尤廷厄地图中的中国 63

第三章 中世纪地学思想中的远东 71

作为一种道德教育的制图:世界地图 73

作为虚构之地中心的远东 83

作为虚构的民族和动物之中心的远东 89

阿拉伯制图 96

第四章 欧洲旅行者奔向中国:马可·波罗之前与之后 103

从陆路抵达中国 105

马可·波罗对亚洲形象的影响 111

中国海上的7 400个岛屿 117

约翰·曼德维尔对地理学图像的贡献 122

第五章 地理大发现时代有关东方的制图 127

对托勒密的重新发现与拒斥 129

从海路抵达“中国的欢乐海岸”:大发现时代的旅行家们 133

葡萄牙制图中的中国 135

澳门:中国境内的第一个欧洲港口 140

三位伟大的制图家——加斯托迪、奥特琉斯、墨卡托笔下的中国 154

第六章 耶稣会士笔下的中国 177

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笔下的中国 179

地图上的位置:中心或边缘? 185

在华耶稣会神父 192

卫匡国的著作 200

卫匡国和马可·波罗 203

第七章 从神话到知识:荷兰制图 213

17世纪的航海制图:荷兰人的世纪 215

欧洲制图中持续存在的神话 228

西方制图中的中国长城 232

亚洲和美洲之间分界线的绘图描述 234

第八章 法国与中国 239

作为“御用数学家的法国耶稣会士” 241

科学院的作用以及莱布尼茨的指导 243

杜赫德的描述和唐维尔的作用 247

第九章《南京条约》之前和之后的中国图像 259

19世纪早期 261

没有了华丽词藻的中国 26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