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研究
  • 作 者:范春燕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40604
  • 标注页数:199 页
  • PDF页数:20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7 ≥19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 普兰查斯及其国家理论:谱系和特征 1

(一)普兰查斯:一个“非典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2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传承者还是后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3

(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还是新葛兰西主义? 6

(四)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的内在张力 8

二 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的当代回响 10

(一)国家理论的衰落和演化 11

(二)对普兰查斯的重新发现 13

(三)千禧年普兰查斯的回归 14

三 国内学界对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的研究 15

第一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及其当代变奏 19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 19

一 对国家的考察要深入到市民社会 19

二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辩证关系 22

三 阶级是连接国家和社会的“桥梁” 25

四 国家的本质是经济优势阶级的政治统治工具 27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与功能 28

一 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关系的疏离:“守夜人”国家的秘密 28

二 资本主义国家和阶级统治的疏离:民主式统治的秘密 31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34

一 总危机预言和融合论 35

二 总资本的国家还是垄断资本的国家? 37

三 上层建筑还是经济基础? 39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兴起 40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转向 40

二 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 42

三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反思和重建 45

第二章 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理论渊源 49

第一节 国家相对自主性 49

一 概念的考证 50

二 波拿巴主义国家的相对独立性 53

三 从特殊的“独立”到普遍的“自主” 60

第二节 生产方式和多元决定 63

一 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 63

二 多元决定和非充分决定 70

第三节 霸权 76

一 葛兰西的智识霸权概念 76

二 对霸权概念的“科学”改造 78

三 霸权是理解资产阶级政治实践的关键 80

第三章 普兰查斯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 82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类型的特征 82

一 国家和经济阶级斗争领域:“孤立效应”和“统一效应” 82

二 国家和政治阶级斗争领域:真实的让渡和错位的霸权 85

三 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统一和相对自主 88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94

一 国家类型与国家形式 94

二 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及其转换 96

三 正常国家和例外国家 99

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分析 103

一 阶级:作为结构影响的社会实践关系 103

二 阶级的意识形态决定 107

三 新小资产阶级理论 11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实体和权力关系 118

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实体性 119

二 国家是阶级关系的凝缩和阶级斗争的战场 124

第五节 通过民主道路走向社会主义 128

一 反对“双重政权”道路和议会道路 128

二 直接民主和议会民主相结合 129

三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同盟战略 130

第四章 围绕国家问题的争论 133

第一节 普兰查斯对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 133

一 “压力集团”对“霸权统治” 133

二 “权力精英”对“统治阶级” 135

第二节 普兰查斯对新工具主义 138

一 新工具主义国家观 139

二 “普兰查斯—密里本德”之争 146

三 辩论的历史意义 154

第三节 普兰查斯对后结构主义权力学 155

一 后结构主义权力理论 156

二 普兰查斯对福柯微观权力学的批评 159

第五章 普兰查斯之后的国家理论:进路和回声 162

第一节 杰索普的“策略关系”国家理论 162

一 超越“资本理论”和“阶级理论” 163

二 “结构与策略”的辩证法 165

三 超越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 166

第二节 回归国家学派:“以国家为中心” 169

一 从“社会中心”到“国家中心” 169

二 国家的潜在自主性 171

第三节 后马克思主义:霸权、接合和激进民主 173

一 去本质化的霸权 173

二 非阶级的“接合”和激进民主政治 176

尾声 全球化和民族国家:“重访”普兰查斯 180

一 “民族资产阶级”和“国内资产阶级” 181

二 国际化和民族国家 183

三 解构全球化“神话” 185

参考文献 18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