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通信原理与应用  系统案例部分  广播与多媒体通信
  • 作 者:曹志刚主编;韦博荣,薛永林,张立军,赵永祥,王昭诚,窦维蓓,唐昆编著;林行刚主审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40421668
  • 标注页数:196 页
  • PDF页数:21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0 ≥1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案例三十五 调幅和调频广播 1

35.1中、短波双边带调幅广播 1

35.2中波同步广播 4

35.3短波单边带广播 5

35.4调频广播 7

35.5立体声调频广播 8

35.6多路声调频广播 12

35.7数据调频广播 14

35.8调频同步广播 15

参考文献 15

案例三十六 模拟电视广播 17

36.1模拟电视广播概述 17

36.2黑白电视广播 19

36.3彩色电视广播 22

36.4电视信号传输 26

36.5图文电视广播 29

36.6双伴音/立体声电视广播 32

36.7数字伴音电视广播 33

参考文献 36

案例三十七 视频压缩编码 38

37.1数字视频信号 38

37.1.1视频信号数字化 38

37.1.2彩色亚采样 39

37.1.3数字视频格式 40

37.1.4数字电视基本参数和图像格式 41

37.2数字视频压缩编码 43

37.2.1帧内编码 44

37.2.2帧间编码 50

37.3数字视频编码标准 53

37.3.1 MPEG-2 54

37.3.2 H.264/AVC 62

37.3.3 AVS 66

37.3.4 MPEG-2、H.264/AVC、AVS比较 70

37.3.5视频编码技术和标准的发展历程 71

参考文献 73

案例三十八 有线电视 75

38.1有线电视概述 75

38.1.1有线电视的定义 75

38.1.2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历程 76

38.1.3有线电视的频谱划分 77

38.1.4有线电视标准 78

38.1.5有线电视展望 78

38.2有线电视系统 79

38.2.1有线电视节目传输流程 79

38.2.2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79

38.3有线电视信源系统 80

38.4有线电视总前端系统 81

38.4.1编码与调制系统 82

38.4.2存储播出系统 85

38.4.3复用加扰系统 86

38.4.4网络管理系统 86

38.4.5用户管理系统 86

38.4.6条件接收系统 86

38.4.7混合器 87

38.4.8光发射机 87

38.4.9光放大器 88

38.5有线电视光传输系统 88

38.5.1传输网网络拓扑 88

38.5.2传输网的组成 90

38.5.3光传输系统 91

38.6有线电视电缆分配系统 93

38.6.1电缆分配网的组成 93

38.6.2电缆分配网实例 94

38.7用户终端系统 94

38.7.1用户终端系统的组成 95

38.7.2数字机顶盒 95

参考文献 96

案例三十九 视频会议技术 97

39.1视频会议技术概述 97

39.1.1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 97

39.1.2视频会议的分类和功能 98

39.1.3视频会议的标准 99

39.2 H.320协议 100

39.2.1 H.320视频会议的网络结构 100

39.2.2视频会议的建立过程 101

39.2.3 H.320协议堆栈 101

39.2.4 H.221帧结构 102

39.3 H.320系统的实现 105

39.3.1 H.320会议终端系统 105

39.3.2 MCU系统 106

39.4 H.323协议 111

39.5互联网视频会议 113

39.5.1网络结构 113

39.5.2视频编码 114

39.5.3研究动向 114

参考文献 115

案例四十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117

40.1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概述 117

40.1.1数字电视的历史背景 117

40.1.2数字电视的全球发展现状 118

40.1.3数字电视组织和国际标准 118

40.2 DTMB标准 120

40.2.1 DT M B标准概述 120

40.2.2随机化 122

40.2.3前向纠错编码 122

40.2.4星座映射 123

40.2.5交织 124

40.2.6帧体数据处理(OFDM调制) 125

40.2.7组帧及系统帧结构 126

40.2.8基带后处理 127

40.2.9正交上变频 129

40.3香港地区实施案例 130

40.3.1参数选择 130

40.3.2单频网网络结构 130

40.3.3干扰分析和网络增益 132

40.3.4香港应用实例 132

参考文献 134

案例四十一 数字音频压缩与数字音频广播 136

41.1数字化音频信号的码率压缩 136

41.1.1音频压缩概述 137

41.1.2音频信号码率压缩方法 141

41.1.3 M P3音频压缩技术特点 147

41.1.4杜比AC-3音频压缩特点 150

41.1.5主要音频感知编码的技术特点对比 153

41.2数字音频广播概述 154

41.3 Eureka-147 DAB系统 156

41.3.1 DAB发展历程 156

41.3.2 DAB系统的技术特点 157

41.3.3 DAB信源编码 158

41.3.4 DAB信道编码调制特点 158

41.3.5 DAB系统的传输框架特点 159

41.3.6 DAB系统的数据结构特点 161

41.3.7 DAB接收机 162

41.4 DRM 163

41.4.1 DRM发展历程 163

41.4.2 DRM系统的信源编码方案 164

41.4.3 DRM系统传输框架 165

41.4.4 DRM传输模式 166

41.4.5 DRM信道编码调制方案 168

参考文献 169

案例四十二 语音编码及应用 170

42.1语音编码概述 170

42.1.1语音编码的应用 170

42.1.2语音编码的分类 172

42.1.3语音编码的评价 174

42.1.4语音编码的硬件与系统 177

42.1.5语音编码标准与发展趋势 178

42.2移动通信语音编码 179

42.2.1 RPE-LTP 179

42.2.2 AMR(3G) 183

42.2.3 AMR-WB与AMR-WB+ 185

42.3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 186

42.3.1 MELP(北约军用语音编码) 186

42.3.2 MBE(IMBE、AMBE)(国外数字对讲机语音编码) 188

42.3.3 SELP、ASELP(国内数字对讲机语音编码) 190

参考文献 193

系统案例部分总目录 194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