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英汉翻译散论pdf电子书下载 > 语言文字
英汉翻译散论
  • 作 者:余东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7160033
  • 标注页数:150 页
  • PDF页数:15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8 ≥15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绪论 1

二、翻译学:有名无实 5

1.问题的提出 5

2.翻译与语言 5

3.翻译理论的民族性 6

4.翻译学名与实 7

5.结语 9

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关于翻译标准的思考 11

1.翻译标准的可行性 11

2.追求善译是一种天性 14

3.翻译标准是一个过程 15

4.结语 16

四、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 20

1.引言 20

2.严肃的文学翻译与葛浩文的变通 20

3.中国文学的特色与葛浩文的“背叛” 22

4.葛浩文的翻译 24

5.葛浩文给我们的启示 26

五、谈文学翻译的客观性 29

1.戏剧性与戏剧翻译 29

2.戏剧性与方言 30

3.戏剧性与音韵 31

4.戏剧性与动作性 33

5.结语 34

六、论文学翻译中的信息转换 36

1.引言 36

2.翻译与信息 36

3.信息的分类 38

4.文学翻译信息转换的特征 40

5.信息性与文学翻译的客观性 41

6.结语 44

七、论翻译思维 46

1.引言 46

2.翻译过程的思维特征 46

3.翻译思维的隐喻认知属性 48

4.翻译思维与其他思维 50

5.结语 52

八、空位现象与翻译的虚实观 55

1.引言 55

2.空位与语篇衔接 55

3.虚实差异的认知机制 57

4.翻译:虚与实的统一 58

5.结语 62

九、试论形合与意合的平衡机制 64

1.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 64

2.形合意合的标准问题 65

3.形合意合是平衡的 67

4.结语 68

十、论汉语政论翻译中的取与舍 71

1.翻译标准的多元化 71

2.汉语政论英译的取舍 73

3.求真有法,取舍有度 76

4.结语 78

十一、论翻译策略的文化内因 80

十二、论中国传统翻译诗学的文化通约性 85

1.诗学的概念 85

2.翻译诗学与文化内因的关系 86

3.中国翻译诗学的发展与变化 87

4.结语 89

十三、连贯有真伪之分吗?——论连贯与翻译 92

1.问题的提出 92

2.何谓连贯 93

3.英汉文本连贯模式不同 94

4.连贯与翻译 96

5.结语 101

十四、论汉语政论文的文采及其英译 103

1.政论隐喻的特点 103

2.政论隐喻的类型 105

3.政论隐喻的翻译方法 107

十五、汉语政论文的英译模式探讨 111

1.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 111

2.意识形态与阅读位置 112

3.汉语政论的英译模式 113

4.认同度:翻译意识形态的规范 115

5.结语 116

十六、论散文翻译中的节奏 119

1.英汉散文的节奏构成 119

2.散文节奏的审美功能 121

3.英汉散文节奏在翻译中的再现 123

十七、论中国传统译学的隐喻思维 127

1.引言 127

2.隐喻的普遍性 127

3.中国传统译学的隐喻思维 128

4.中西译学比较 129

5.隐喻体系的稳定性 130

6.结语 131

十八、翻译赏析与批评:以《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绪论》的翻译为例—— 133

1.理解的三种境界 133

2.理解是变通之本 135

3.翻译过程的感性模式 138

4.结语 140

附录 141

后记 150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