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胡三嫚著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0073205
- 标注页数:142 页
- PDF页数:15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6 ≥1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引言 1
一、选题缘起 1
二、研究背景 2
三、选题意义 3
(一)理论意义 3
(二)实践价值 3
四、本文结构 4
第二章 工作不安全感研究综述 5
一、工作不安全感研究的历史发端 5
二、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与测量 6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 6
(二)工作不安全感的测量 10
(三)关于工作不安全感概念与测量的总结 12
三、工作不安全感的理论模型 13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组织模型及其补充 13
(二)工作不安全感的压力模型及其补充 17
(三)关于工作不安全感理论模型的总结 20
四、工作不安全感的实证研究 20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20
(二)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后果研究 21
(三)工作不安全感的调节变量研究 24
(四)关于工作不安全感实证研究的总结 26
五、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26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概念还缺乏清晰的界定 26
(二)工作不安全感的测量尚缺乏较为统一的工具 26
(三)工作不安全感的前因及后果仍旧需要细致的探索 27
(四)对调节工作不安全感的体验以及其消极后果的调节变量仍有待深入 28
(五)需要加强对工作不安全感的纵向探索 28
(六)需要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0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30
二、理论假设 31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界定及结构假设 31
(二)工作不安全感对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机制假设 32
三、研究方法 34
(一)研究对象 34
(二)数据收集方法 35
(三)统计分析方法 35
四、研究设计总结 35
第四章 工作不安全感问卷的编制 36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36
二、工作不安全感问卷的项目编制过程 36
(一)问卷项目的获取 36
(二)问卷项目的评估与修正 52
(三)预试与修正 53
三、正式施测 53
(一)调查对象 53
(二)调查过程 53
(三)统计分析方法 55
四、结果 55
(一)工作不安全感结构的探索 55
(二)工作不安全感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9
(三)工作不安全感结构的验证 60
五、讨论 64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心理结构 64
(二)工作不安全感的测量工具 65
六、小结 66
第五章 不同人口学、组织学特征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差异比较 67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67
二、研究方法 67
(一)调查对象 67
(二)统计分析方法 67
三、结果 67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总体状况 67
(二)工作不安全感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比较 68
(三)工作不安全感的组织学特征差异比较 75
四、讨论 84
五、小结 87
第六章 工作不安全感对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机制 88
一、研究目的与假设 88
二、研究方法 88
(一)研究对象 88
(二)研究工具 88
(三)统计分析方法 90
三、结果 90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90
(二)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92
(三)心理契约破坏感的中介作用 92
(四)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97
四、讨论 102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 102
(二)心理契约破坏感的中介作用 103
(三)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104
五、小结 106
第七章 综合讨论 108
一、工作不安全感的结构与测量 108
二、工作不安全感对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机制 111
(一)变量选择与理论基础 111
(二)工作不安全感各维度对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分析 113
(三)心理契约破坏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115
(四)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分析 117
(五)工作不安全感对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机制总结 120
三、研究结果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启示 120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21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121
(二)本研究不足之处 123
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23
第八章 研究结论 125
主要参考文献 127
中文部分 127
英文部分 128
附录Ⅰ:访谈提纲 136
附录Ⅱ:调查问卷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