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龚上华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8143790
- 标注页数:223 页
- PDF页数:23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3 ≥22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3
二、本书的核心概念 3
(一)乡村治理 3
(二)农民思想意识 10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9
(一)研究框架 19
(二)研究方法 19
(三)研究视域 21
(四)资料来源 23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乡村治理的背景、演变及典型意义 25
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乡村治理演变的背景 25
(一)改革开放以前乡村治理的演变 25
(二)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的一般进程 28
二、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乡村治理的演变 31
(一)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在长三角的发展过程和样式 31
(二)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乡村治理制度的基本框架 38
三、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乡村治理的经验及典型意义 38
(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乡村治理的经验 38
(二)长三角乡村治理模式转换对农民思想意识的影响 40
(三)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乡村治理的典型意义 42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农民思想意识的流变 45
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农民经济利益意识的流变 46
(一)农民资源配置的市场取向明显 46
(二)农民土地意识存在差异性,表现出强烈的利益导向 54
(三)农民对收入结构与财富观念变动表现敏感 63
(四)农民消费意识表现出浓郁的现代感 69
(五)结论 80
二、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农民政治权益意识的流变 82
(一)农民具有强烈的政治信仰认同意识 82
(二)农民具有较高的权利认知与强烈的权利保护意识 93
(三)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103
(四)结论 108
三、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农民精神文化意识的流变 108
(一)农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较深 109
(二)农民的教育观逐渐走向现代 115
(三)农民文化娱乐观逐步走向多元化、现代化和高雅化 122
(四)农民具有现代科技观 129
(五)结论 134
四、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农民社会生活品质意识的流变 135
(一)农民对城乡一体化表现出接纳与忧虑并存的矛盾心态 136
(二)农民的公共环境意识有大幅度增强 144
(三)农民社会保障意识和诉求有大幅度提高 149
(四)农民社会交往意识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158
(五)结论 167
五、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农民思想意识流变的总体特点 168
(一)利益导向与结果导向双向驱动 169
(二)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 169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 169
第四章 农民思想意识流变视域下长三角乡村治理的困境 171
一、宏观挑战 171
(一)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农民思想诉求带来的问题与困境 171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思想诉求带来的问题与困境 172
(三)村民自治制度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73
二、具体挑战 175
(一)农民土地意识的差异性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及挑战 175
(二)农民收入财富观的变动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176
(三)农民权利意识与参与意识的增强对乡村治理的挑战 176
(四)农民文化、教育、娱乐、交往观的变化对乡村治理的挑战 177
(五)农民城乡一体化意识的增强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挑战 178
(六)农民社会保障意识的增强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挑战 179
第五章 优化长三角乡村治理的思路与建议 181
一、乡村协同治理的引入 181
(一)治理理论及其本土化 181
(二)乡村协同治理的指向 186
二、推进长三角乡村治理结构与制度转型 189
(一)优化乡村资源配置 189
(二)健全乡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192
(三)加强乡村“精神共同体”建设 199
(四)推进乡村社会建设 202
结语 208
主要参考文献 209
索引 219
后记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