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商奄考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商奄考
  • 作 者:齐韶花著;胡畔责任编辑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8144216
  • 标注页数:252 页
  • PDF页数:26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0 ≥2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南有樛木——梁宋地南端的中商考古 8

第一节 对梁宋地南端至皖北淮河沿线出土的中商青铜器的统计 8

第二节 对梁宋地南端中商青铜礼器的探讨 12

之一:中商过渡期是近淮地区商代青铜文化发展的高潮 12

之二:近淮铜器与妇好墓铜器的比较 16

之三:近淮铜器与小屯四墓铜器的比较 20

之四:近淮铜器与殷墟Ⅰ期铜器的比较 23

之五:阜南铜器的范上刻花工艺 26

之六:对近淮铜器与殷墟文化关系的讨论 33

之七:回眸阜南龙虎尊 35

第三节 对梁宋地南端中商遗址的探讨 39

第四节 商代梁宋地南端存在铜料来源的可能性 51

小结 61

第二章 我来自东——考证殷墟卜辞中的“沚方”与文献所载“商奄”间的关系 63

第一节 对本书“商代淮夷”与“淮夷区域”的预定义 63

第二节 论证殷墟卜辞中的沚地位于淮夷近邻的确定性 68

之一:正人方途中的地名“沚” 68

之二:人方处于“淮夷区域” 71

之三:沚地位于淮夷以北 76

第三节 甲骨文“?”、“古”作“奄”训在文字学上的推敲与求证 77

之一:初探以“奄”字为字根的甲骨文字 77

之二:再问金文“?、害”与隶定文字“奄”之间的桥接 84

之三:综观文字从“?”到“奄”的发展 97

第四节 奄都与南亳 100

第五节 对卜辞地名“奄”及商末“东土”概念的探讨 107

之一:对卜辞地名“奄”的探讨 107

之二:对商代“东土”概念的探讨 109

之三:奄地与“周公奔楚” 113

之四:东土之疆的“南音” 116

之五:重提“大东小东说” 117

第六节 探析卜辞沚方与奄族的关系 119

之一:卜辞之“多奄” 119

之二:夔尾扁足鼎 121

之三:梳理沚方和多奄的关系 122

之四:商奄集团 124

第七节 略谈沚方殷西位置判断中的误区 125

小结 128

第三章 雄雉于飞——若干有关商奄支族与余部的思考 130

第一节 颍水之滨的胡国与商奄 130

第二节 江淮之间的群舒与商奄 135

第三节 商奄与淮夷的关系 139

之一:穆王铭文中出现的“胡” 139

之二:穆王铭文中出现的“古” 140

之三:奄在淮夷之北 142

小结 143

第四章 之子于归——结题 147

第一节 结论和推论 147

之一:对商奄都地理位置的判断 147

之二:对商代商奄集团地盘的判断 150

之三:对商奄史的推测 152

第二节 两大思考 157

之一:对“东夏”说法合理性的分析 157

之二:对商奄集团社会组织方式的思考 159

第三节 值得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60

附录 167

附表 167

地图 189

示意图 193

文字资料 196

甲骨文 196

金文 208

简文 213

参考文献 215

索引 231

后记 235

附图 237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