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晓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2620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新诗教育 34
第一节 现代教育制度中的语文学科与新诗教育 3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小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北师大”馆藏教材为中心 40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国文百八课》等教材为中心 47
第四节 民国时期大学的新诗教育研究——以朱自清等人的新文学讲义为中心 55
第二章 1949年至1978年的新诗教育 66
第一节 辛亥革命以来政治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66
第二节 “十七年”新诗教育及其与解放区新文学教育之关系 72
第三节 王瑶等人对新诗史的叙述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诗教育 77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 87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学新诗教育的关系 89
第二节 新诗史教学中难以突破的左翼文学史叙述框架 95
第三节 唐弢、黄修己等人对新诗史叙述的逐步调整 101
第四节 新的美学因素的融入及新诗教育对审美的重视 109
第四章 新诗教育中诗人与文本接受史个案研究 127
第一节 “人力车夫”题材新诗文本解读史研究 129
第二节 徐志摩《再别康桥》在新诗教育中的“接受史”研究 139
第三节 胡适新诗“尝试者”身份的生成及在教材中的解读史 149
第四节 新诗教材中徐志摩文学史地位评价的变迁 160
第五章 新诗教育对经典诗人及经典文本的塑造 169
第一节 新诗教育与艾青“恒久的典范”地位的确立 172
第二节 穆旦的“被发现”及其“经典诗人”身份的塑造 185
第三节 新诗教育对余光中《乡愁》“经典文本”身份的塑造 192
第四节 新诗教育与舒婷《致橡树》“经典文本”地位的确立 198
第五节 梁小斌诗歌的地位与新诗教育之关系 205
结论 213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