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儿女英雄传》考论
  • 作 者:李永泉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9112313
  • 标注页数:355 页
  • PDF页数:37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1 ≥3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 1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现状 2

第二节 版本概述 5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的类型归属 12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的影响 13

第五节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24

一、创新点 24

二、研究方法 25

第一章 文康家世、生平考 27

第一节 文康家世考略 27

一、文康家世 28

二、文康生父英绶考 32

三、文康姻亲考 37

第二节 文康生平、仕宦考 40

一、文康生平 41

二、文康生年新证——兼谈《儿女英雄传》的成书时间 44

三、文康任职理藩院考 49

四、文康“出为郡守”考 52

五、文康任福建盐法道补考 62

六、文康任天津兵备道事迹考 65

第三节 文康的文化心态 72

一、孤独感与留名意识 72

二、愤懑与自省 75

第二章 《儿女英雄传》人物原型、情节本事考 79

第一节 人物原型考 79

一、过场人物原型考 80

二、乌明阿和乌太太与穆彰阿和东鄂氏 89

三、安学海为作者自喻 94

四、安公子与文庆 96

第二节 情节本事考 97

一、《儿女英雄传》与《香祖楼》 99

二、《儿女英雄传》与《水浒传》 101

三、《儿女英雄传》与《敬斋箴》 103

四、科举描写本事考 105

五、谈尔音唱的“道情” 109

六、化用袁枚诗文四则 114

第三章 思想探微 118

第一节 感恩与报恩——《儿女英雄传》主题新论 118

一、报恩文学溯源 120

二、《儿女英雄传》报恩情节建构 121

三、《儿女英雄传》对复仇情节的淡化 126

结语 128

第二节 《儿女英雄传》中的社会透视 130

一、河工贪腐 130

二、捐纳制度 136

三、官逼民反 140

第三节 《儿女英雄传》中的科场悲欢 142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中的风俗图画 155

第四章 《儿女英雄传》与满族文化 168

第一节 浓郁的旗风旗俗 168

一、服饰 168

二、语言 171

三、礼俗 173

第二节 八旗子弟的汉化与堕落 180

一、八旗子弟的汉化 180

二、八旗子弟的堕落 184

第三节 挽救八旗之道 188

一、太田辰夫论“挽救八旗之道”补说 188

二“挽救八旗之道”新见 198

第五章 人物论 204

第一节 安学海论 204

一、践行“忠恕” 204

二、迂腐与通达 209

三、安学海形象的文化意义 213

第二节 十三妹论 216

一、十三妹的原型 217

二、古代侠女的集大成者 219

三、十三妹形象嬗变的合理性 226

四、十三妹形象的影响 231

第三节 安骥论 232

一、安骥的成长历程 233

二、天命与慰藉 242

三、安骥形象的典型意义 244

第六章 艺术探微 247

第一节 叙事策略 247

一、文康与“西洋法子” 248

二、叙事时间探析 254

第二节 语言艺术 265

一、京语运用 265

二、修辞分析 272

三、游戏笔墨 277

第三节 论董恂评《儿女英雄传》 281

一、董恂生平 282

二、批评鉴赏论 284

三、艺术阐释论 290

第七章 《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比较论 294

第一节 比较研究综述 295

第二节 文康论《红楼梦》 300

第三节 对《红楼梦》的顺向继承与反向调节 308

一、顺向继承 308

二、反向调节 312

参考文献 318

附录一 费莫氏世系表 327

附录二 文康研究资料 335

附录三 文康年表 350

后记 354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