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冯克诚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801764430
- 标注页数:327 页
- PDF页数:24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0 ≥3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外国教育名家名著精读丛书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论著选读(Ⅱ) 2
[美]杰·S·布鲁纳发现学习的课程改革理论与论著选读 2
布鲁纳发现学习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2
布鲁纳生平教育活动和著作 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3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 7
(一)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7
(二)布鲁纳的教学论思想 8
(三)发现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10
布鲁纳教学思想 12
(一)关于教学任务 13
(二)关于教学内容 13
(三)关于教学过程 14
(四)关于教学方法 15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16
(一)认知发展论 16
(二)知识结构论 17
(三)发现学习论 19
(四)内部动机论 21
布鲁纳教学思想的二重性 22
(一)二重性的产生 22
(二)二重性的表现——课程税 23
(三)布鲁纳教学思想的二重性也表现在他的教学法思想上 26
布鲁纳四大教学原则思想 27
(一)动机原则 27
(二)结构原则 29
(三)程序原则 30
(四)强化原则 30
布鲁纳与结构主义、结构课程、课程结构 31
(一)结构主义 31
(二)结构课程 32
(三)课程结构 33
(四)方法和意义 35
从布鲁纳结构课程到英国斯坦浩斯的过程模式 35
西方和日本对布鲁纳“知识结构”课程理论的批判 38
(一)知识的综合与分化 39
(二)“知识结构”的标准 39
(三)探索——发现的方法 40
(四)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41
(五)“知识结构”课程理论的实施情况 42
布鲁纳与奥苏伯尔比较 42
(一)课堂学习理论的比较 43
(二)教学模式比较 45
(三)布鲁纳发现法与奥苏伯尔接受法比较(一) 52
(四)布鲁纳发现法与奥苏伯尔接受法的比较(二) 55
附:布鲁纳与杜威的知识论 63
(一)知识是什么? 64
(二)认识者 65
(三)论认识 67
《教育过程》导读 69
(一)《教育过程》的主要设想 71
(二)结构的重要性 73
(三)学习准备 75
(四)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76
(五)学习动机 77
(六)教学辅助工具 78
《教育过程》《教育的适合性》选读 82
《教育过程》选读 82
1977年版新序 82
原序 86
引论 92
结构的重要性 99
学习的准备 107
智力的发展 107
学习行为 114
“螺旋式课程” 116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17
学习的动机 124
教学辅助工具 130
论教学的若干原则 135
教学论的性质 135
心理倾向 137
结构和呈现知识的形式 138
序列及其效用 140
强化的形式与步调 141
结论 144
《教育的适合性》选读 145
路透丛书版原序 145
原序 146
(一)智力完善化的可能性 151
(二)文化与认知的成长 161
(三)心智的成长 181
《教学论探讨》选读 194
序 194
第一章成长的模式 196
第二章教育是社会的创造力 210
第三章一种教学理论的笔记 221
第四章人类学课程 242
第五章本国语教学 262
第六章学习的意志 269
第七章论适应与防卫 280
第八章对课程制定与评价的回顾 292
附:杜威教育哲学之我见&[美]布鲁纳(J.S.Bruner) 308
附:发现的行为&[美]布鲁纳 317
智慧潜力 319
内在的动机与外来的动机 322
学会发现的试探法 325
记忆的保持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