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
  • 作 者:陈映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0725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7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特色 10

第二章 植物隐喻的工作机制及跨文化理解基础 13

第一节 植物隐喻的本质认识 13

一 隐喻本质认识的演变 13

二 植物隐喻的体验认知本质 16

第二节 植物隐喻的工作机制 17

一 基于体验的概念隐喻理论 17

二 植物隐喻概念域间的映射 20

第三节 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 22

一 隐喻理解的本质 22

二 母语与二语隐喻理解能力发展的比较 26

三 二语植物隐喻理解的跨文化认知要素 28

第三章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对比 35

第一节 英汉植物隐喻分类对比依据 35

第二节 植物域映射人域 37

一 从植物到人的类型 37

二 从植物到人的外表 44

三 从植物到人的品性 47

四 从植物到人的行动 50

五 从植物到精神心理状态 55

六 从植物到人名 59

第三节 植物域映射物域 67

一 从植物到抽象概念 67

二 从植物到事物形状 71

三 从植物到事物状态 72

四 从植物到其他概念 74

第四节 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植物隐喻 79

第五节 英汉植物隐喻对比总结 80

第六节 英汉植物隐喻差别形成的影响因素 82

一 哲学渊源 82

二 民俗传统 85

三 英汉构词形式 88

第四章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现状调查 90

第一节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设计 90

一 调查对象 90

二 调查工具 91

三 调查步骤和统计方式 93

第二节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 94

一 汉语问卷调查结果 94

二 英语问卷调查结果 100

第三节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分析 105

一 汉语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分析 105

二 英语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分析 111

三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比较 118

第五章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 122

第一节 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122

一 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定义 122

二 跨文化理解模式的特点 123

第二节 跨文化理解模式与概念隐喻 125

第三节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具体构建 127

一 第一层次: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提供 127

二 第二层次:已知图式和新信息的接触 131

三 第三层次:跨文化认知图式的形成和完善 136

四 第四层次:新理解模式的巩固与拓展 143

第四节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整体构造特点和价值意义 145

一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整体形态 145

二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特点总结 147

三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价值意义 148

第六章 模式启发下的汉语隐喻教学举措 150

第一节 对外汉语的隐喻教学现状 151

一 国内外二语隐喻教学的进展与特点 151

二 对外汉语隐喻教学的实践与问题 157

第二节 隐喻教学中的汉语思维训练 160

一 汉语思维在隐喻中的体现 160

二 以隐喻训练汉语思维的方式 161

第三节 隐喻教学中的汉语文化认知 163

一 文化认知与隐喻教学 163

二 隐喻文化教学的方式 165

第四节 汉语隐喻能力的培养重视 169

第七章 结语 171

附录一 汉语植物隐喻 175

附录二 英语植物隐喻 191

附录三 汉语调查问卷 201

附录四 英语调查问卷 205

附录五 访谈记录 209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4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