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解析
  • 作 者: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编制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7307720
  • 标注页数:205 页
  • PDF页数:2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2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标准1 汉语教学基础 1

1.1 具备汉语交际能力 1

1.1.1 具有符合职业需要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交际能力 1

1.1.2 具有提高自身汉语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3

1.2 具备基本的汉语语言学知识和语言分析能力 4

1.2.1 具备汉语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4

1.2.2 具备基本的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分析能力 7

1.3 了解语言学习基本原理 10

1.3.1 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 11

1.3.2 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基本过程 18

1.3.3 了解第二语言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 21

1.4 熟悉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4

1.4.1 熟悉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并具有将其与汉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24

1.4.2 熟悉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方法 29

标准2 汉语教学方法 41

2.1 掌握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41

2.1.1 掌握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 41

2.1.2 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培养学习者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47

2.2 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与技巧,了解汉外语言主要异同,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48

2.2.1 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48

2.2.2 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58

2.2.3 具备汉外语言对比的能力 62

2.2.4 具备分析和处理学习者偏误的能力 64

2.3 掌握汉语听说读写教学的特点、目标、原则与方法,并能进行有效的教学 69

2.3.1 了解汉语技能教学的课型特点、教学目标与基本原则 69

2.3.2 掌握汉语听说读写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并能有效地组织教学 74

2.3.3 能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设计、组织教学活动 83

2.4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 86

2.4.1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对汉语教学的作用 86

2.4.2 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汉语教学的能力 86

标准3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 89

3.1 熟悉汉语教学标准和大纲,并能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89

3.1.1 熟悉有关的汉语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 89

3.1.2 能合理设计课程并制订教学计划 92

3.1.3 能根据教学要求编写教案 98

3.2 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加工和利用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 101

3.2.1 熟悉常用的汉语教材 101

3.2.2 能合理选择、加工和使用汉语教材 106

3.2.3 能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制作、补充教学材料 108

3.3 能设计课堂教学的任务与活动 111

3.3.1 了解课堂教学任务与活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111

3.3.2 具备设计教学任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113

3.3.3 能合理选用或制作必要的教具 117

3.4 能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119

3.4.1 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课堂管理文化 119

3.4.2 能创建有利于汉语教学的课堂环境与氛围 121

3.4.3 能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123

3.5 能有效地组织课外活动 128

3.5.1 了解课外活动的形式、特点和作用 128

3.5.2 掌握组织课外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30

3.5.3 能根据学习者特点组织课外活动 132

3.6 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知识,能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测试与评估 133

3.6.1 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方法 133

3.6.2 能根据不同教学目的选用或设计合适的测试与评估工具 137

3.6.3 能对测试与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应用 141

标准4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144

4.1 了解中华文化基本知识,具备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基本能力 144

4.1.1 了解中华文化基本知识、主要特点、核心价值及当代意义 144

4.1.2 能通过文化产品、文化习俗说明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交际规约和行为方式 163

4.1.3 能将文化阐释和传播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 164

4.1.4 掌握相关中华才艺,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 164

4.2 了解中国基本国情,能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 165

4.2.1 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165

4.2.2 了解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 169

4.2.3 能以适当方式客观、准确地介绍中国 171

4.3 具有跨文化意识 172

4.3.1 了解世界主要文化的特点 172

4.3.2 尊重不同文化,具有多元文化意识 175

4.3.3 能自觉比较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176

4.4 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177

4.4.1 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77

4.4.2 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 180

4.4.3 能使用任教国语言或英语进行交际和教学 184

标准5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187

5.1 具备教师职业道德 187

5.1.1 认识并理解职业价值,树立并维护职业信誉 187

5.1.2 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规范 189

5.2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93

5.2.1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态度 193

5.2.2 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195

5.2.3 具有合作精神 196

5.3 具备教育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 197

5.3.1 能进行教育研究,具有教学反思能力 197

5.3.2 了解相关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参与学术交流与专业培训,寻求专业发展机会 203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