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古代的藏书印
  • 作 者:吴芹芳,谢泉著;曹之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7120211
  • 标注页数:342 页
  • PDF页数:36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9 ≥34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意义 1

二、藏书印的研究现状 2

清代有关藏书印的著作 3

民国有关藏书印的著作 5

当代有关藏书印的研究论著 7

三、本书的宗旨 16

第一章 藏书印的源流 18

一、藏书印概念的界定 18

印章与藏书印 18

藏书印的定义 19

二、藏书印的发展源流 20

藏书印的滥觞 20

藏书印的产生 20

藏书印的发展 23

藏书印的繁盛 27

第二章 藏书印的种类(上) 30

一、藏书印的派别 31

徽派 32

浙派 36

其他派别 40

二、藏书印的材质 41

竹木 41

石材 43

宝玉 46

兽角 50

金属 51

三、藏书印的面形与读法 52

藏书印的面形 52

藏书印的界画 53

藏书印的读法 55

四、藏书印的印体与印钮 57

第三章 藏书印的种类(下) 64

一、藏书印的字体 64

篆书 64

鸟篆 65

九叠文 66

八分书、隶书 66

飞白书 67

钟鼎文 69

楷书 69

甲骨文 70

其他文字 70

二、藏书印的印文字数 71

三、藏书印的印文内容 73

名号印 75

室名印 76

地名印 78

仕履印 79

门第印 81

纪年印 84

收藏印 88

品种印 89

鉴藏印 90

经眼印 90

警句印 91

境际印 92

志趣印 92

训诫印 95

纪事印 97

图画印 100

第四章 官府藏书印 104

一、皇家及内府藏书印 104

唐五代 104

宋代 107

金元 112

明代 113

清代 118

二、藩王藏书印 123

明代藩府藏书印 123

清代宗室藏书印 127

三、地方官府藏书印 132

第五章 私家藏书印 137

一、唐五代及以前藏书印 137

二、宋代藏书印 139

三、元代藏书印 147

四、明清著名私家藏书印 154

五、少数民族藏书家藏书印 166

第六章 闺阁藏书家藏书印 173

一、夫妇藏书家藏书印 177

王氏夫人与归有光 177

陆服常与赵宧光 178

文俶与赵均 179

沈彩与陆烜 182

曹贞秀与王芑孙 184

归懋仪与李学璜 187

席佩兰与孙原湘 188

孔璐华与阮元 190

张秋月和严元照 192

方若蘅与杨希铨 194

姚畹真与张蓉镜 196

傅宝琼与黄国瑾 198

汪鸣琼与江标 199

侍妾池玉与董康 200

陈展仪与吴昌绶 202

马韵芬与徐乃昌 203

钱润文与韩德均 205

万灵蕤与易均室 206

金启静与朱孔阳 208

王静宜与刘明扬 208

刘梅真与袁克文 209

二、才女藏书印 210

三、令子之母藏书印 213

第七章 藏书印作伪 217

一、藏书印作伪的原因 217

二、伪印的类型、例证 219

名人真印作伪 220

伪造著名官府藏书印 222

伪造早期著名私家藏书印 227

伪造校勘家及学者藏书印 234

三、伪印辨别方法 240

第八章 藏书印的识别 246

一、藏书印识别的方法 246

掌握基本功 247

记住特殊字 259

运用常识综合判断 263

二、藏书印辨误 266

印文著录错误之印 266

其他文献中释读错误之印 270

朱彝尊八字印文辨 272

徐渤印文考辨 273

“五忠刘氏收藏图书”非宋代刘学雅之印考辨 274

“俞贞木”、“立庵图书”印主非俞琰考辨 278

“面城精舍”印主非曾钊辨 280

《天禄琳琅书目》中“衡王图书”印主辨 280

“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印考 281

三、常用工具书 286

第九章 藏书印的价值 289

一、藏书印对于藏书人的价值 290

“藏书人”概念辨析 290

以名章示身份 298

以闲章显性情 306

二、藏书印对看书人的价值 315

“看书人”概念辨析 315

版本鉴定之依据 318

藏书源流之明证 319

古典艺术之瑰宝 320

三、藏书印是藏书人与看书人互动的纽带 322

小结 329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38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