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白鸽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5261555
- 标注页数:111 页
- PDF页数:12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20 ≥1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如何认识和掌握色彩 2
你的色彩知识如何? 2
如果让灰之外的色彩都消失 5
色彩的交通管理 5
三原色与新论点 5
对新的二原色理论进行实验 9
丰富的色彩与适宜的使用数量 9
冷色 12
暖色 12
基调色 12
丰富的色彩与自由地表现 12
色相 17
彩度 17
明度 17
补色 17
浓淡色度 17
光与色的变化 17
500种绘画颜料 19
1亿种自然色 19
无止境的心理色 19
莫奈的尝试 19
色线的多样表现 19
色的轮廓线与调和 21
幻觉的色线 21
色彩尝试Ⅰ 21
远近感与色彩感 22
色彩的尝试Ⅱ 22
对象与背景 24
色与形 24
从素描到绘画作品 25
为了不使色彩混浊 25
所谓色彩混浊 28
令人不舒服的混浊色 28
混色→灰色→浊色 28
关于混浊色的两类例子 28
即使有意图的话 28
一管颜料并非是一种色 28
笔的污染是混浊的无凶 28
发挥绘画颜料的性质 28
混色的三种效用 28
开始薄涂而后厚涂 28
备齐基本的38种色 28
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排列方法 33
色环 35
混色的实际应用Ⅰ 35
从调色板到画布 36
混色的实际应用Ⅱ 36
绿色的细微差别 38
光与影的表现 38
产生明色、固有色、暗色的四种方法 42
色的亮度与暗度 42
补色的利用 42
白色的效果 42
黑色的效用 42
混色中的强色与弱色 42
为了不让色出现混浊情况的八条注意事项 43
由于混合色的化学原因而产生混浊 46
由于多重混色而引起的混浊(Ⅰ) 46
由于多重混色而引起的混浊(Ⅱ) 46
着色力强的色所引起的混浊(Ⅰ) 46
着色力强的色所引起的混浊(Ⅱ) 46
白色所产生的混浊 46
补色混合所产生的混浊 46
用具污染所引起的混浊 46
第2章丰富色彩感觉的途径与方法 46
磨练色彩感觉 46
色彩感觉是天生的吗? 48
要有艺术的鉴赏力 48
色彩感觉与文化 48
不为“流行”色彩所影响 48
色彩感觉与个人爱好的选择 48
培养色彩构成的感觉 48
培养基调色的感觉 50
培养优雅色调的感觉 52
培养色彩均衡的感觉 53
提高色彩调整的感觉 55
提高色彩的总体感觉 57
发挥色彩点缀的感觉 59
发挥色彩动态的感觉 60
达到专业画家的感觉 61
考虑灰色的色味 62
灰色是中间色的代表 64
寻找皮肤色的表现 64
肉色是皮肤的感觉吗? 67
寻找水的色的表现 67
以最接近的色为基础 69
寻找白色的表现 69
在光线中运动的白色的色味 71
未加工色的使用 71
大画家使用过的未加工色 73
观察、思索、研究色彩 73
用明暗观察色 76
单色画法的古典技法 76
寻找色彩的六条指南 76
第3章色彩计划与色彩配置的方法 76
色彩的认识与经验 76
来自于凡·高的借鉴 83
凡·高的信(1)——苹果与补色混合 83
凡·高的信(2)——色彩理论的追求 83
凡·高的信(3)——恢复黑色的地位 83
凡·高的信(4)——被“翻译”了的色彩 83
凡·高的信(5)——异常凄惨的日子 83
来自实践的忠告——从制造色开始 83
把握浓淡色度是寻找色的要点 83
关于色彩计划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