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新芳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10152820
- 标注页数:277 页
- PDF页数:28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8 ≥2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节 查慎行生平简介 1
第二节 查慎行著述及研究现状 10
第一章 查慎行诗学批评文献研究 18
第一节 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原因分析 18
一、查慎行诗学批评文献的三个组成部分 18
二、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表现 19
三、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原因 20
第二节 查慎行文集辑考 25
一、查慎行文集的流传与整理 25
二、查慎行佚文辑补 32
第三节 《初白庵诗评十二种》考辨 50
一、《初白庵诗评》的作者问题 50
二、《初白庵诗评》入选诸家辨析 54
三、《初白庵诗评》的相关文献问题 55
第二章 查慎行之平生交游与诗学渊源 59
第一节 钱谦益、黄宗羲、钱澄之、王士禛等师长的影响 59
一、钱谦益 59
二、黄宗羲、徐倬、郑梁 62
三、钱澄之、纳兰性德 67
四、王士禛 70
第二节 陆嘉淑、查继佐、朱彝尊等亲友的影响 73
一、陆嘉淑 73
二、查继佐 75
三、朱彝尊 76
第三章 查慎行“唐宋互参”的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80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诗学论争背景 81
一、唐宋诗学精神异同辨析 81
二、浙派内外对取法唐宋问题的看法 83
三、清初诗人的学诗蹊径概述 92
第二节 查慎行折中唐宋、兼法历代诸名家的诗学途径 98
一、查慎行“唐宋互参”理论的提出 98
二、学杜、学苏是查慎行“唐宋互参”的主要体现 102
三、“唐宋互参”体系中的王安石 107
四、“唐宋互参”体系中的陆游 112
五、“唐宋互参”体系中的元好问 118
第三节 查慎行对杜诗的评点与学习 126
一、《初白庵诗评》中的杜诗评点 126
二、查慎行诗歌学杜论析 140
第四节 查慎行对苏诗的评点与学习 153
一、《初白庵诗评》中的苏诗评点 153
二、查慎行诗歌学苏论析 173
第四章 查慎行的几个重要诗学理论 187
第一节 查慎行论“熟处求生” 187
一、“熟处求生”与艺术创新 188
二、历代诗论中关于“生熟”之讨论 191
三、“熟处求生”与明清书画理论之关联 193
第二节 查慎行论白描与用典 199
一、查慎行对“白描”之提倡 199
二、白描与用典之争的历史回顾 203
三、查慎行提倡白描的原因分析 211
第三节 查慎行论“意厚”“气雄”“空灵”“淡脱” 220
一、“诗之厚,在意不在辞” 221
二、“诗之雄,在气不在直” 228
三、“诗之灵,在空不在巧” 231
四、“诗之淡,在脱不在易” 234
第五章 《敬业堂文集》和《初白庵诗评》的论诗倾向 240
第一节 《敬业堂文集》中体现的诗学观念 240
一、论诗格与人品 241
二、论“天资必从学力到” 244
三、论诗歌创作与“江山之助” 246
四、对诗法宗尚的宽容态度 248
五、对集句诗的否定态度 249
第二节 《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的论诗倾向 251
一、以杜诗作为诗歌评点的终极参照系 251
二、对宋人取法唐诗的关注 254
三、对唐诗发展四个阶段的看法 255
四、对江西诗派领袖诗人的批评 257
五、提倡高格,反对浅俗 260
六、提倡创新,反对抄袭剽窃 261
结语 264
参考文献 267
后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