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军事家毛泽东  我的一生是在打仗中度过的  下
  • 作 者:谭一青,袁德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0654502
  • 标注页数:721 页
  • PDF页数:73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732 ≥72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山城较量 1

◆飞赴山城 1

◆“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 20

◆返回延安 30

二、筹划进军东北 41

◆东北的战略地位 41

◆调兵进入东北 45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52

三、面对和平之光 70

◆生病期间 70

◆对和平的乐观估计 76

◆“糊涂了一下”后的清醒 94

四、从外线出击到内线歼敌 99

◆纵论“纸老虎” 99

◆外线出击方针的提出 108

◆“先在内线打几仗” 116

◆“夺取三路四城”计划的改变 129

◆内线歼敌方针的形成 136

五、指挥内线歼敌 144

◆勾画解放战争蓝 144

◆“以打大歼灭战为目标” 148

◆越过陇海路 167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182

六、“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 196

◆撤离延安 196

◆“蘑菇”战术 211

◆“集中全力只打一点” 232

◆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240

七、拉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251

◆序幕之前 251

◆决策跃进大别 263

◆“直出大别山” 269

◆在困难的时刻 280

八、小河会议前后 280

◆召开小河会议 288

◆离开小河村 298

九、摆开“品”字形阵势 314

◆立脚大别山 314

◆挺进豫陕鄂边 323

◆创建豫皖苏边区根据地 335

十、离开陕北 351

◆在杨家沟 351

◆东渡黄 361

◆前往西柏坡 366

◆制定三军配合作战方针 377

十一、打破中原僵局 377

◆跃进江南的构想 389

◆大战中原 400

十二、决战前夕 412

◆在“九月会议”上 412

◆确立“攻济打援”方案 422

◆解决中心一 438

十三、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 445

◆“战锦方为大问题” 445

◆“你们指挥得当” 460

◆堵住营口敌之退路 466

◆从“小淮海”到“大淮海” 470

十四、运筹淮海决战 470

◆歼灭黄百韬兵团 483

◆“同意先打黄维” 488

十五、平津决战 499

◆不要让惊弓之鸟飞了 499

◆不同意先打唐 506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 517

◆围歼天津之敌 522

十六、挥师百万过长江 532

◆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敌人 532

◆打过长江去 547

◆处理“紫石英”号事件 566

十七、在大进军的日子里 572

◆“钳马打胡”与“钳胡打马” 572

◆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 586

◆解放大西南 602

十八、谋划解放台湾 620

◆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 620

◆打金、马是为了帮助蒋介石 624

◆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 637

◆一生中最艰难的决策 642

十九、决策抗美援朝 642

◆部署志愿军入朝初期作战 653

◆“不能速胜则缓胜” 660

◆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669

二十、指导新中国的自卫战争 682

◆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 682

◆抗击霸权之战 690

◆奠定南海有利态势的重要一步 696

二十一、筑起新的长城 701

◆“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 701

◆“搞一点原子弹、氢弹” 710

◆建设战略后方基地 713

购买PDF格式(1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