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持法深者无善治  中国古代立法繁简之变
  • 作 者:沈玮玮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1891631
  • 标注页数:264 页
  • PDF页数:28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3 ≥2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 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一)问题及其意义 1

(二)切入点与术语 10

二、研究现状 21

(一)综述 21

(二)创新 27

三、研究进路 29

(一)思路 29

(二)方法 31

第一章 繁简的选择偏好:中国古代的立法理性 33

一、简约之初:一般性观念 33

二、简约之始:为何是简约 39

(一)刑起于兵:简约之法的原初形态 39

(二)世故人情:农耕时代的需求愿望 41

(三)意识形态:礼治社会的终极追求 45

三、简约之法:如何化繁为简 48

(一)表达与传播简约的媒介 48

(二)模糊与确定之间的博弈 50

(三)有限与无限之间的调和 53

四、简约之后:如何以简驭繁 56

(一)一体与多元的规则设计 56

(二)不需要法律的秩序安排 60

(三)人与法的相互作用配置 63

第二章 繁简的初步试验:唐宋之前 65

一、法深源于秦:秦法的深刻面相 65

(一)苛法的形式 65

(二)苛法的原因 69

(三)苛法的基础 72

二、约法与深法:两汉立法的摇摆 74

(一)汉承秦制:汉法深刻之始 74

(二)约法三章:法深防范之源 82

(三)走向深刻:简约改革之后 87

三、专家政治:秦汉法深的本质 100

四、魏晋转变:立法的技术革新 103

(一)魏律:技术当先 105

(二)晋律:宽简周备 107

第三章 繁简的辩证逻辑:唐宋之际 115

一、唐前期的律令国家:善治不必法深 117

(一)古今之平:唐前期的立法预设 117

(二)疏而不漏:作为典范的唐代律 130

(三)变化多样:唐前期的立法频率 137

二、唐后期的法制变化:法深必不善治 141

(一)叠加或内卷:唐后期的法深之弊 141

(二)恢恢与察察:法深与善治的逻辑 147

三、宋代法深的历史境域:祖宗之法 153

(一)懂法最多:法深之源 154

(二)敕例并行:法深之显 159

(三)统类合编:法深之解 168

(四)任法任人:法深之本 171

四、唐宋变革与法制繁简 179

(一)政治经济与繁简之外因 179

(二)扩张性格与繁简之内因 182

第四章 繁简的调适变通:唐宋之后 186

一、格例与元代法之繁简 186

二、例与明清法律之繁简 191

(一)明刑弼教:简约的修辞 191

(二)法外用例:繁简的互动 195

(三)万世不变:简约的基调 203

(四)条例则例:繁简的新途 209

三、例的尚繁与律的尚简 218

结论:中国古代立法的不为与不能 226

一、何谓不为与不能 230

二、如何不为与不能 233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62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