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机械常识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机械常识
  • 作 者:张隆德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10898027
  • 标注页数:221 页
  • PDF页数:2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3 ≥22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1 制图的基本知识 1

1.1 制图的有关规定 1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1

1.1.2 制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2

1.2 常用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7

1.2.1 铅笔、图板、三角板、丁字尺 7

1.2.2 圆规、分规、半圆仪、曲线板 7

1.3 基本几何图形的制图方法 8

1.3.1 圆内接正多边形 8

1.3.2 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的连接 9

1.3.3 斜度、锥度及椭圆的简化画法 10

习题1 11

2 投影的基本知识 12

2.1 投影的基本概念 12

2.1.1 投影的方法与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 12

2.1.2 投影的原理 13

2.2 点、直线、平面的三视图 14

2.2.1 点的三视图 14

2.2.2 直线的三视图 17

2.2.3 平面的三视图 21

2.3.2 平面上的点 24

2.3.1 平面上的直线 24

2.3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24

习题2 25

3 零件的表面交线与三视图 26

3.1 常见零件的表面交线 26

3.1.1 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 26

3.1.2 立体与立体表面相交 29

3.2 零件三视图 31

3.2.1 零件的结构分析及其三视图 32

3.2.2 零件三视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33

3.3 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43

3.3.1 视图 43

3.3.2 剖视图 45

3.3.3 断面图与局部放大图 50

习题3 54

4 轴测图 60

4.1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60

4.1.1 轴测投影(轴测图)的形成 60

4.1.2 轴测轴、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60

4.1.3 轴测图的种类 61

4.1.4 轴测投影的投影特性 61

4.2 正等测轴测图 61

4.2.1 正等测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61

4.2.2 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62

4.2.3 回转体的正等测画法 65

4.3 斜二测轴测图 67

4.3.1 斜二测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67

4.3.2 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67

习题4 68

5 产品装配图 70

5.1 概述 70

5.1.1 产品装配图的用途与内容 70

5.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72

5.2 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画法 73

5.2.1 螺纹及螺纹连接 73

5.2.2 键、销连接 78

5.2.3 齿轮 80

5.2.4 滚动轴承 82

5.2.5 弹簧 83

5.3 装配结构 85

5.3.1 接触面的合理结构 85

5.3.2 螺纹连接的合理结构 85

5.4 画装配图 85

5.4.1 分析了解装配体 85

5.4.2 视图选择 86

5.4.3 画图步骤 86

5.5.1 读装配图的基本要求 87

5.5.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7

5.5 读装配图 87

习题5 89

6 电路设计工作原理图的画法 90

6.1 电路布局及规定画法 90

6.1.1 电路布局的原则 90

6.1.2 规定画法 91

6.1.3 电路工作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94

6.2 系统图和框图 94

6.2.1 系统图和框图概述 94

6.2.2 绘制框图应遵循的规定 94

6.3.1 接线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95

6.3 接线图与线扎图 95

6.3.2 线扎图的内容与表示方法 97

6.4 印制板图 98

6.4.1 概述 98

6.4.2 印制板零件图和装配图 98

习题6 101

7 常用工程材料 102

7.1 金属材料的性能 102

7.1.1 物理性能 102

7.1.2 化学性能 102

7.1.3 机械性能 103

7.1.4 工艺性能 106

7.2.1 常用的金属材料 107

7.2 常用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107

7.2.2 常用的非金属材料 110

7.3 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应用 111

7.3.1 表面淬火热处理 111

7.3.2 表面化学热处理 113

7.4 工程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115

7.4.1 选材的一般原则 115

7.4.2 选材的一般方法 116

习题7 117

8.1 铸造 118

8.1.1 铸造的基本知识 118

8 铸造、锻压与焊接工艺 118

8.1.2 铸造的特点及应用 121

8.1.3 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 124

8.2 锻造 125

8.2.1 锻造的基本知识 125

8.2.2 锻造的特点及应用 126

8.3 金属的焊接 128

8.3.1 焊接的基本知识 128

8.3.2 焊接的特点及应用 129

习题8 132

9.1.1 基本概念 133

9.1 概述 133

9 机械传动 133

9.1.2 机械传动的类型、特性与参数 134

9.1.3 运动副与自由度 135

9.2 常用机构及应用 136

9.2.1 平面连杆机构 136

9.2.2 凸轮机构 139

9.2.3 间歇运动机构 141

9.3 常用的机械传动 143

9.3.1 带传动 143

9.3.3 齿轮传动 146

9.3.2 链传动 146

9.3.4 蜗轮蜗杆传动 151

9.3.5 轮系 151

9.4 常用机械零件 153

9.4.1 连接紧固件 153

9.4.2 轴类零件 154

9.4.3 轴承 156

9.4.4 联轴器和离合器 160

9.4.5 机械的润滑和密封 163

习题9 165

10.1.1 基本概念 167

10.1.2 流体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167

10.1 概述 167

10 流体传动与控制 167

10.2 流体的基本知识 169

10.2.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69

10.2.2 流体传动系统对工作介质的要求 170

10.2.3 流体传动系统对工作介质的选用 170

10.2.4 流体静力学基础知识 171

10.2.5 流体动力学基础知识 172

10.2.6 液压冲击与空穴现象 174

10.3 液压元件及应用 175

10.3.1 液压泵 175

10.3.2 液压执行元件 176

10.3.3 液压控制阀及基本回路 177

10.3.4 液压辅助元件 182

10.4 气压元件及应用 183

10.4.1 气压源 183

10.4.2 气动执行元件及应用 185

10.4.3 气动控制元件及应用 186

习题10 189

11 切削加工及机床概述 192

11.1 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 192

11.1.1 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 192

11.1.2 切削用量 193

11.2.1 金属切削刀具 194

11.2 切削刀具、量具、夹具 194

11.2.2 常用量具 196

11.2.3 夹具 198

11.3 金属切削过程 198

11.3.1 切屑的形成 198

11.3.2 切削力 199

11.3.3 切削液 200

11.4 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的编制 201

11.4.1 机床的分类 201

11.4.2 通用机床型号的编制 202

11.5 常用切削机床 205

11.5.1 车床 205

11.5.2 铣床 207

11.5.3 刨床 209

11.5.4 钻床 211

11.5.5 磨床 212

11.5.6 常用特种加工 213

11.6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制定 216

11.6.1 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意义 216

11.6.2 制定零件加工工艺的要求 216

11.6.3 制定零件加工工艺的步骤 216

11.6.4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实例 217

习题11 220

参考文献 22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