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 作 者:金亚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40123428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第1章 音乐教育发展状况与课程改革背景 1

第一节 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状况 2

一、基础音乐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2

二、基础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5

第二节 外国音乐教育发展状况 9

一、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 9

二、对音乐教学领域与内容的研究 13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6

第三节 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背景 16

二、音乐课程改革 20

第2章 音乐新课程基本理念 23

第一节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4

一、音乐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 24

二、音乐教学方法的审美原则 25

三、音乐教师的审美规范 26

四、音乐教学环境的审美特征 27

五、音乐教学过程的审美描述 27

第二节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0

一、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基础 31

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 32

三、学海无涯“乐”作舟 33

第三节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5

一、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 35

二、每个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 37

第四节 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40

一、音乐学习离不开音乐实践 40

二、一切学习的本质是创造 42

第五节 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 45

一、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 45

二、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47

第3章 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比较 51

第一节 课程性质和价值 53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的分析比较 54

二、对音乐课程性质认识的人文回归 55

三、音乐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56

第二节 课程目标 57

一、课程目标的分析比较 58

二、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8

第三节 课程内容 59

一、课程内容简述 59

二、课程内容的分析比较 60

第四节 课程评价 61

一、课程评价简述 61

二、课程评价的分析比较 63

第五节 课程实施 64

一、对音乐教学的总体要求 65

二、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65

三、对音乐教学方法、手段的要求 66

第4章 音乐实验教材编写理念与特色分析 67

一、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68

第一节 实验教材理念 68

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69

三、体现新型师生关系 70

四、体现新的评价方式 71

第二节 实验教材结构 72

一、单元结构代替课时结构 72

二、人文结构代替知识结构 72

第三节 实验教材内容 81

一、整合音乐教学内容,拓展新的学习领域 81

二、淡化知识技能,变“显性”为“隐性” 88

三、体现多元文化价值观,注重经典性与当代性的统一 88

第四节 实验教材呈现方式 89

一、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90

二、独具特色的乐谱设计 91

三、体现学生用书的特点 93

四、为教师提供优质丰富的资料 93

第5章 音乐教学领域 95

第一节 感受与鉴赏 96

一、感受与鉴赏领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96

二、内容标准及教学特点 97

一、表现领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105

第二节 表现 105

二、内容标准及教学特点 106

第三节 创造 113

一、创造领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113

二、内容标准及教学特点 114

第四节 音乐与相关文化 121

一、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121

二、内容标准及教学特点 122

第6章 音乐教学设计 131

第一节 确立音乐教学目标 132

一、音乐教学目标概述 132

二、音乐教学目标分类 133

三、音乐教学目标比较 134

四、如何确立音乐教学目标 135

第二节 分析音乐教学内容 137

一、分析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 138

二、分析教学内容的情感要素 138

三、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技能 139

第三节 设计音乐教学过程 140

一、音乐教学过程概述 140

二、音乐教学模式与范型 141

三、音乐教学阶段的设计 152

第四节 处理音乐教学事件 155

一、音乐教学事件概述 155

二、音乐教学事件的类型与应变策略 156

三、处理教学事件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158

第五节 选择音乐教学设施与手段 160

一、传统教学设施与手段 160

二、现代教学设施与手段 160

三、因地制宜合理使用教学设施与手段 161

第7章 音乐教学策略 163

一、语言创设情境 165

第一节 创设情境 165

二、光线创设情境 166

三、美术创设情境 166

四、桌椅创设情境 167

五、音源创设情境 167

第二节 重视体验 168

一、重视体验的独特性 168

二、重视体验的过程性 169

第三节 强调探究 170

一、探究性学习的设计环节 170

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 172

三、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位置 173

第四节 关注合作 174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74

二、加强学生间的合作 174

三、提倡教师间的合作 175

四、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合作 176

第五节 加强综合 176

一、以音乐学科为主体的综合 177

二、以音乐学科为切入点的综合 181

第8章 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 185

一、建构主义理论 186

第一节 音乐教学与建构主义理论 186

二、建构主义的音乐教学模式与方法 190

第二节 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 198

一、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198

二、计算机辅助教育 200

三、多媒体音乐课件开发 205

四、音乐新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208

第三节 音乐教学与网络信息 212

一、音乐学习资源 212

二、音乐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 213

三、网络信息时代的音乐教师 215

第9章 音乐教学评价 219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220

一、教学评价概念界定 220

二、教学评价的分类 221

三、目前我国教学评价的一般特征 223

四、我国音乐教学评价的研究概况 223

第二节 音乐教学评价理念 225

一、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 225

二、音乐教学评价的特点 227

第三节 音乐教学评价技术 228

三、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 228

二、音乐教学评价的方案设计 229

一、音乐教学评价的理论准备 229

三、音乐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 234

四、音乐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237

五、不同类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240

第10章 新课程与音乐教师素质 249

第一节 转变观念和角色 250

一、对传统教师观念与角色的反思 250

二、确立现代教师观念与角色 254

一、当前我国音乐教师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弊端 258

第二节 更新知识与技能 258

二、新课程对音乐教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260

第三节 提升素质及修养 263

一、敬业精神与职业风范 263

二、思想修养与人格魅力 265

三、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 268

主题索引 277

主要参考文献 282

后记 28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