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城市群旅游场能测度与能级提升策略研究
  • 作 者:王娟,张广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9292
  • 标注页数:239 页
  • PDF页数:25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0 ≥2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 以城市群为地域单元发展区域经济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1

二 旅游空间组织形式从“点线旅游”到“板块旅游”转变 2

三 旅游空间活动场所由“城市”向“城市群”转变 4

四 国内旅游的“本地市场效应”突出 5

五 旅游交通需求与陆路交通网络的协同发展 7

第二节 选题依据 13

一 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与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 13

二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强化 14

三 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消除城市群内部发展差异 15

四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市群旅游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16

第三节 研究意义 17

一 理论意义 17

二 应用价值 17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18

一 研究对象 18

二 研究方法 21

三 研究思路 22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3

第一节 概念辨析 23

一 城市群 23

二 城市群旅游区域 26

第二节 理论体系 29

一 物理场与旅游场 29

二 区域经济学理论 33

三 经济地理学理论 37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39

一 国外研究现状 39

二 国内研究现状 44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趋势 63

一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63

二 研究趋势 64

第三章 城市群旅游资源—产业—市场条件分析 67

第一节 旅游资源条件 67

一 城市群旅游地格分析 67

二 城市群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76

第二节 旅游产业条件 79

一 旅游产业集中度 79

二 基于酒店业布局的城市联系度 81

第三节 旅游市场条件 92

第四节 综合评价 96

第四章 基于旅游结节性和时间可达性拟合的旅游场能测度 98

第一节 测度方法 98

第二节 旅游结节性 99

一 评价体系构建 99

二 主成分分析 100

三 旅游中心城市结节性测度与评价 104

第三节 时间可达性 111

一 数据来源 111

二 原理与模型 112

三 城市群可达性测度与评价 115

第四节 场能模型构建 141

一 原理表述 141

二 模型构建 141

第五章 测度结果分析与评价 143

第一节 城市群旅游场能整体格局 143

一 环渤海地区 144

二 长三角地区 148

三 长江中游地区 151

四 中西部地区 156

五 华南地区 160

第二节 城市群内部旅游场能分异特征 164

一 环渤海地区 165

二 长三角地区 168

三 长江中游地区 171

四 中西部地区 175

五 华南地区 178

第三节 旅游结节性与时间可达性协调发展程度验证 180

第四节 小结 182

一 旅游场能与交通、旅游结节性的相互关系 182

二 区际与区内城市群旅游产业协同与一体化程度待提高 182

三 集约化公共客运是城市群内部交通建设重点 183

第六章 城市群旅游能级提升策略 184

第一节 发展城际交通促进旅游市场同城化 184

一 城际铁路 185

二 市郊铁路 191

三 城际公交 194

第二节 培育纵向嵌套的旅游场能生长体系 197

一 以县域作为旅游“产业下沉”的主体承接单元 197

二 以特色小城镇作为产城融合发展的试点 205

三 以乡村为旅游场能腹地化拓展的增长点 212

第三节 构建横向紧密衔接的旅游场能簇群 218

一 以次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点构建多簇群结构 218

二 促进路域经济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 222

第四节 基于产业分工的旅游一体化发展 226

一 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226

二 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措施 228

第七章 结语 230

第一节 主要结论 230

第二节 创新之处 232

第三节 不足之处 233

附录 234

后记 23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