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陆俊元,张侠著
- 出 版 社:北京:时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802329232
- 标注页数:422 页
- PDF页数:43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1 ≥4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1
第一章 中国国家利益的空间成长与政策保障需求 4
第一节 中国国家利益构成 4
一、对国家利益的一般认识 4
二、当今中国国家利益的基本构成 14
第二节 中国国家利益的空间成长 16
一、中国国家利益的地缘空间结构 16
二、中国国家利益的空间拓展 18
第三节 中国北极权益的成长与政策保障需求 20
一、中国北极权益的成长 20
二、中国需要北极政策 22
第四节 本书研究相关问题说明 24
一、关于权益、政策等基本概念 24
二、研究设计 25
第二章 北极地区的价值释放与外溢 27
第一节 地缘战略价值逐渐释放 27
一、北极地缘政治新空间 27
二、北极地缘战略关系新发展 32
第二节 地缘经济机遇的形成与外溢 41
一、北极地缘经济结构 41
二、北极地缘经济现状 57
三、北极地缘经济特征与发展趋势 93
第三章 有关国家的北极利益及其政策实践 119
第一节 北极国家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119
一、俄罗斯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120
二、美国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156
三、加拿大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174
四、冰岛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192
第二节 域外国家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196
一、日本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196
二、韩国的北极利益与政策实践 201
第四章 中国北极权益研究 208
第一节 中国北极权益分析框架 208
一、性质界定 208
二、层次划分 210
三、形态分析 211
第二节 中国的北极权利研究 213
一、联合国框架 214
二、区域性组织 224
三、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斯瓦尔巴条约) 228
第三节 中国的北极利益研究 235
一、科学考察与研究 235
二、生态安全监测与预警 242
三、北极航道利用 245
四、北极资源利用 254
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257
六、战略安全环境建设与维护 258
第五章 北极国际关系与中国北极战略导向 260
第一节 冷战后北极国际关系时空特征 260
一、冷战后北极地区国际关系发展的动力与脉络 260
二、北极国际关系的空间演进 268
第二节 北极地区国际关系分析 277
一、多边关系分析 277
二、主要双边关系分析 300
三、区内与区外关系分析 318
第三节 中国北极政策的外交战略框架 332
一、北极大国外交层面 333
二、北极多边外交层面 353
三、北极民间外交层面 363
第六章 中国北极政策研究 378
第一节 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身份问题 378
一、身份定位 378
二、“近北极国家”身份建设 379
第二节 指导思想、任务与目标 384
一、指导思想 384
二、任务与目标 386
第三节 基本原则 387
一、权益与责任之间的平衡 387
二、维护自身利益与顾及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 389
三、权益维护与能力建设的平衡 391
四、成本投入与利益产出之间的平衡 393
五、中方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平衡 394
六、国际合作与合理竞争之间的平衡 396
七、运用实力与利用国际法律、制度和规范之间的平衡 397
八、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平衡 399
第四节 主要路径 400
一、国际合作 400
二、国际法律与制度建设 401
三、投入和参与 401
第五节 优先领域 402
一、双边北极关系发展 402
二、北极环境监测与保护 403
三、北极科技与专门知识 404
四、北极国际治理 405
五、北冰洋权益维护 407
六、协调机制和战略管理能力建设 408
第六节 措施建议 409
一、加强战略对接 409
二、开展地方和原住民人文交流 410
三、加强北极科学考察研究 410
四、强化北极环境监测 411
五、增强与北极地区的经济贸易 412
六、加强北极治理参与 412
七、适度开展北冰洋公域活动 413
主要参考文献 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