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孙旭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00027066
- 标注页数:289 页
- PDF页数:29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9 ≥2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新闻侵权久已有之 1
(二)近几年的新闻官司 4
(三)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 8
(四)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侵害名誉权 16
(一)什么是名誉 17
(二)名誉权的涵义和特征 20
(三)新闻侵害名誉权纠纷的起因及特征 22
(四)名誉权的保障程度是精神文明的尺度之一 25
(五)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 27
(六)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29
(七)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的审理应掌握言论自由与公民人身权的平衡 37
(八)舆论批评具有宪法权利的优先地位 41
(九)执法者“自由裁量权”的适当运用 46
第三章 侵害隐私权 49
(一)隐私≠阴私 50
(二)对隐私权法律保障的现状 54
(三)侵害隐私权行为的特征 55
(四)审理侵害隐私权纠纷的法律局限 59
(五)保障隐私权的一般与特殊原则 65
(六)侵害隐私权纠纷“私了”更可取 73
第四章 其他侵权形式 78
(一)侵犯姓名权和名称权 78
(二)侵犯肖像权 86
(三)侵犯著作权 93
第五章 新闻侵权的责任分担 106
(一)主动的消息来源和被动的消息来源 106
(二)特殊的消息来源 112
(三)记者与通讯员 119
(四)发表媒介与转载媒介 125
(五)责任主体的确定及责任划分 133
第六章 更正与答辩 144
(一)更正的含义及形式 145
(二)答辩的含义 148
(三)更正答辩是公民权利与新闻工作者义务的平衡点 151
(四)走出误区身体力行 153
第七章 新闻纠纷的仲裁与调解 158
(一)新闻纠纷的仲裁 158
(二)新闻纠纷的调解 173
第八章 起诉、应诉与辩论 181
(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义务 181
(二)诉状的特点和制作要求 190
(三)辩论的基本原则 196
(四)辩论技巧 202
第九章 新闻侵权的损害赔偿 210
(一)精神损失赔偿的合理性 211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214
(三)精神损害赔偿的几条操作性原则 223
第十章 如何防止侵权和减少涉讼 231
(一)更新新闻观念才能治本 231
(二)认真把好写作关 239
(三)采访和编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256
(四)尽可能避免涉讼 262
(五)注意借鉴国外经验 266
附录一:相关的主要法律条文 272
附录二:相关的司法解释 280
附录三:相关的新闻道德规范 285
附录四:本书主要案例索引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