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潘超美,徐鸿华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5931642
- 标注页数:154 页
- PDF页数:17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8 ≥15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2
溪黄草 2
一、概述 2
(一)产地 3
(二)药用价值 3
二、生物学特性 5
(一)植物学特征 5
(二)生长发育规律 5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7
三、品种类型 9
(一)正品 9
(二)混淆品种 10
(三)资源分布 13
四、育苗技术 15
(一)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 15
(二)种子繁殖 15
(四)分株繁殖 16
(三)扦插繁殖 16
五、田间管理 17
(一)选地、整地与施基肥 17
(二)移植 21
(三)种植密度 22
(四)间苗与补苗 22
(五)缓苗期管理 22
(六)中耕除草 23
(七)灌溉与排水 23
(八)追肥 24
六、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 25
(一)病害 25
(二)虫害 26
(三)草害 27
(三)炮制 32
(二)产地加工 32
(一)采收 32
七、采收与加工 32
八、留种技术 33
九、质量标准及监测 34
(一)生药学特征 34
(二)主要化学成分 34
(三)重金属元素和农药残留等的限量指标 35
十、包装、贮藏与运输 36
(一)包装 36
(二)贮藏 36
(三)运输 37
九节茶 40
一、概述 40
(一)药用历史 40
(二)药用价值 41
(三)市场前景 43
(一)植物学特征 44
二、生物学特性 44
(二)生长发育规律 45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6
三、品种类型 48
(一)正品 48
(二)混淆品种 49
(三)资源分布 51
四、育苗技术 52
(一)育苗地选择和整地 52
(二)种子繁育 53
(三)扦插繁殖 53
(四)分株繁殖 54
(五)压条繁殖 55
(六)营养袋(杯)育苗 55
五、田间管理 57
(一)选地整地 57
(三)种植密度 58
(二)移植 58
(四)查苗补苗 59
(五)中耕除草 59
(六)灌溉排水 59
(七)追肥 60
(八)间作遮阴 60
六、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 61
(一)病害 61
(三)预防措施 63
(二)虫害 63
(四)草害 64
七、采收与加工 66
(一)采收 66
(二)产地加工 66
(三)商品规格 67
八、留种技术 68
(二)主要化学成分 69
九、质量标准及监测 69
(一)生药学特征 69
(三)重金属元素和农药残留等的限量指标 70
十、包装、贮藏与运输 71
(一)包装 71
(二)贮藏 71
(三)运输 72
景天类 74
一、概述 74
(一)产地 75
(二)药用价值 76
二、生物学特性 78
(一)植物学特征 78
(二)生长发育规律 92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93
三、品种类型 95
(一)景天类 95
(二)红景天类 97
四、育苗技术 100
(一)景天类育苗技术 100
(二)红景天育苗技术 102
五、田间管理 105
(一)垂盆草的田间管理 105
(二)红景天的田间管理 107
六、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 110
(一)病害 110
(二)虫害 111
(三)草害 111
七、采收与加工 112
(一)采收 112
(二)产地加工 112
(三)商品规格 113
八、留种技术 114
(二)佛甲草 115
(一)落地生根 115
九、景天类其他品种的栽培要点 115
(三)景天 116
(四)景天三七 117
(五)伽蓝菜 118
十、质量标准及监测 119
(一)生药学特征 119
(二)主要化学成分 120
(三)重金属元素和农药残留等的限量指标 121
(二)贮藏 122
十一、包装、贮藏与运输 122
(一)包装 122
(三)运输 123
参考文献 124
附件1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126
附件2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和使用原则 135
附件3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允许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及使用原则 141
附件4 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