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临床颌学  成功修复指导  第2版
  • 作 者:谢秋菲主编;张磊副主编;韩科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432162
  • 标注页数:333 页
  • PDF页数:34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5 ≥3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与口腔医学各分支学科的密切关系 1

第一节 咀嚼系统的概念 1

第二节 ?与各种口腔临床治疗的关系 3

第二章 ?在执行口腔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12

第一节 口腔功能中的咬合接触 12

第二节 咬合接触的生物力学效应 18

第三章 下颌运动及控制因素 23

第一节 下颌三种基本运动的形式 23

第二节 下颌运动轨迹 24

第三节 下颌运动中的前导作用 36

第四节 下颌运动的控制因素 41

第四章 牙列与颅颌关系 45

第一节 牙列形状 45

第二节 牙排列的规律 47

第三节 ?曲线与?平面 50

第四节 牙列的生理意义 53

第五节 牙列与下颌骨的关系 54

第六节 面部协调关系与参考线 55

第五章 牙尖交错?与牙尖交错位 59

第一节 牙尖交错? 59

第二节 牙尖交错位 65

第六章 前伸?、侧?与颌位 66

第一节 前伸?与前伸?颌位 66

第二节 侧?与侧?颌位 67

第三节 ?接触类型 68

第四节 ?的功能性分类 69

第七章 正中关系与正中关系的确定 71

第一节 正中关系与后退接触位 71

第二节 正中关系位与牙尖交错位 74

第三节 非正中关系 74

第四节 确定正中关系 75

第八章 下颌姿势位与垂直距离 82

第一节 下颌姿势位 82

第二节 垂直距离 83

第九章 前牙咬合与美学设计 89

第一节 前牙咬合与美学设计要点 89

第二节 前牙软组织美学特征与设计注意事项 97

第十章 建立稳定无干扰的后牙? 101

第一节 无干扰的后牙? 101

第二节 正中?后牙?型种类 102

第三节 下颌侧向滑动中后牙的接触 104

第四节 建立稳定的?接触 106

第五节 下颌后牙?的建立 109

第六节 上颌后牙?的建立 114

第七节 工作侧组牙功能接触长度 116

第八节 平衡? 117

第九节 临床应用 117

第十一章 颌位关系的确定与转移 120

第一节 垂直关系的确定 120

第二节 正中关系的确定 122

第三节 颌位关系的转移 125

第四节 ARCUS digma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记录与转移颌位关系 128

第十二章 ?架 130

第一节 ?架的发展史 130

第二节 ?架的性能要求及分类 131

第三节 面弓及颌位转移技术 135

第四节 ?架主要构造的功能意义 140

第五节 合理选用?架 143

第六节 对?架使用的正确理解 144

第十三章 ?问题的诊疗设计要素和流程 145

第十四章 诊断蜡型 150

第十五章 前牙修复中的咬合处理 158

第一节 前牙的功能与美观 158

第二节 单个前牙修复的咬合处理 159

第三节 多个前牙修复的咬合处理 161

第四节 涉及后牙时的前牙修复咬合处理原则 167

第十六章 ?垫 168

第一节 ?垫的治疗作用机制 168

第二节 ?垫的分类 170

第三节 ?垫临床应用要点 175

第四节 ?垫的副作用 179

第十七章 调? 181

第一节 调?概论 181

第二节 调?的步骤 185

第三节 调?完成 196

第四节 调?的效率 197

第五节 调?的材料和工具 198

第十八章 牙列重度磨耗的固定修复治疗 201

第一节 磨耗的病因分析 201

第二节 磨耗的治疗计划 207

第三节 重度磨耗牙列的治疗步骤 211

第四节 几种类型磨耗牙齿的修复方法 215

第五节 咬合治疗成功的客观评价 220

第六节 咬合重建治疗后的维护 221

第十九章 固定修复中的咬合问题与处理原则 224

第一节 固定修复的原则 224

第二节 固定修复的咬合问题和风险 224

第三节 复杂固定修复前风险评估 225

第四节 不良修复体引起的咬合病 229

第五节 临床病例分析 235

第二十章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 249

第一节 修复前正畸的基本原则 249

第二节 正畸治疗中的功能? 250

第三节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中不同错?畸形的?处理原则 250

第二十一章 ?与种植修复 269

第一节 种植咬合处理的基础 269

第二节 种植修复咬合处理不佳可能造成的影响 272

第三节 种植修复咬合设计和处理的一般原则 272

第四节 各类种植修复的咬合设计和处理 275

第二十二章 牙齿先天缺失患者修复治疗中的咬合问题 278

第一节 关于牙齿先天缺失 278

第二节 牙齿先天缺失的临床表现 279

第三节 牙齿先天缺失患者的口腔修复治疗 283

第二十三章 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缺失)修复的?问题处理 300

第一节 颌骨缺损对口腔功能的影响 300

第二节 颌骨缺损的修复原则 302

第三节 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咬合设计 303

第四节 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咬合设计 304

第五节 附着体与种植体的应用 305

第六节 颌骨缺损修复实例 306

第二十四章 修复治疗中对颞下颌关节问题的判断与处理 315

第二十五章 修复治疗中的医技交流 324

第一节 满意的修复体是医技协作的结果 324

第二节 口腔医师的责任 324

第三节 口腔技师的责任 325

第四节 患者需求分析与实现 326

第五节 医技患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 327

索引 332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