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伯元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6461108
- 标注页数:216 页
- PDF页数:27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4 ≥2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民间掀起了“文房四宝”收藏热(代前言) 1
第一章 砚 1
一、砚史概述 1
(一)溯源 1
(二)砚台的初创——秦汉砚 3
(三)书写砚的完善——唐宋砚 7
(四)由实用转为艺术欣赏——明清砚 17
(五)三大砚雕艺术流派的形成 25
1.粤派砚雕艺术 25
2.徽派砚雕艺术 26
3.苏派砚雕艺术 26
(六)民国时期的海派砚雕 29
二、砚台基本知识 31
(一)砚的构成 31
(二)砚的形制 33
三、奇巧多姿的中国砚台 37
(一)石砚 37
(二)泥陶砚 48
(三)漆木砚 51
(四)玉砚 52
(五)金属砚 53
四、砚台的鉴定 54
(一)鉴别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54
(二)“四大名砚”的鉴赏 59
1.端砚 60
2.歙砚 74
3.澄泥砚 81
4.洮河石砚 84
5.红丝石砚 86
五、砚台的价值与行情 88
六、砚台的收藏 96
(一)当前民间砚台收藏的几个走向 97
(二)砚台的养护 100
第二章 墨 106
一、墨史概述 106
(一)墨的起源 106
(二)先秦墨 107
(三)秦汉两晋墨 108
(四)隋唐五代墨 110
(五)宋元墨 111
(六)明清墨 112
二、古墨的品种与分类 114
(一)古墨的制作 114
(二)古墨的制式 118
1.古墨的造型 119
2.古墨的装饰图文 121
(三)古墨的品类 124
1.名家墨 125
2.名牌墨 132
三、古墨仿、伪与鉴定 136
(一)关于仿品 137
(二)伪品的作伪方式 138
1.伪品的表现形式 139
2.伪品的造假方法 139
(三)古墨的鉴定 140
四、古墨的保养 145
五、古墨行情 146
第三章 毛笔 150
一、毛笔史概述 150
二、古笔的形制与种类 158
(一)古笔的形制 158
2.软毫笔 160
(二)古笔的分类 160
1.有心笔与散卓笔 160
3.硬毫笔 161
4.兼毫笔 163
三、古笔的材质 164
(一)笔尖所用材料 164
(二)笔杆所用材料 166
四、古笔的制作与两大工艺流派 168
(一)古代三种制笔法 168
1.韦仲将制笔法 168
2.两晋制笔法 170
3.诸葛氏制笔法 170
(二)古笔工艺的两大流派 172
1.湖派制笔工艺 172
五、古笔的鉴定与收藏 173
2.湘派制笔工艺 173
(一)笔头的鉴定 174
1.看形制 174
2.以“四德”为标准 174
3.对旧变的检验 175
4.品类辨别 175
(二)笔管的鉴定 175
1.对材质真伪优劣的识辨 175
2.雕工评析 175
(三)关于古笔的断代与辨伪 176
1.署名真伪的辨析 177
2.系统查对 177
3.考证铭文 177
4.了解承传过程 177
(四)古笔的收藏与保存 177
一、纸史概述 179
第四章 纸 179
二、古纸品类 183
1.宣纸 183
2.薛涛笺 184
3.水纹纸 184
4.澄心堂纸 184
5.谢公笺 185
6.高丽纸 185
7.金粟笺纸 185
8.白鹿纸 185
9.玉版纸 185
三、古纸的用料与制作 190
(一)古纸的用料 190
(二)古纸的制作 192
(三)古纸加工工艺 193
(四)“薛涛笺”的产生 195
四、古纸的鉴别 196
(一)古纸的自然损伤与作伪 196
(二)古纸的鉴别与选择 199
五、古纸的保存与修复 201
(一)古纸的保存 202
(二)古纸的修复 204
六、古纸的行情 205
第五章 其他文房用具 206
一、其他文房用具简介 206
(一)砚用类 206
(二)墨用类 207
(三)纸用类 208
(四)笔用类 208
(五)其他类 211
二、其他文房用具的拍卖行情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