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诗学 理论与批评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诗学  理论与批评
  • 作 者:陈旭光著
  • 出 版 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3062485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 录序 吴思敬 1

导言 现代诗学: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 1

第一编 诗学理论建设走向语言本体的诗歌美学——当前诗歌语言美学研究的反思和构想 6

论当代诗学理论建设的“语言论转向” 22

诗歌语言:意象符号与文本结构——从诗歌语言角度对诗歌文本的一种欣赏探奥 42

本体观念:诗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兼论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 54

诗歌的读者阅读接受:阐释与探奥 64

第二编 诗歌现象研究现代史诗:自我意识与文化传统的融合 78

论新时期诗歌十年中的“史诗性”倾向 84

“新生活诗潮”:其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105

“女性诗歌”:从“黑夜”走向“白昼” 120

“第三代诗歌”与“后现代主义” 136

第三编 “后朦胧诗”系列论文化转型的诗性隐喻:从“崛起”到“崩溃”——“后朦胧诗”转型论之一 153

主体、自我和作为话语的象征——“后朦胧诗”转型论之二 166

语言的觉醒——“后朦胧诗”转型论之三 187

意象的沉浮——“后朦胧诗”转型论之四 206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转型与诗歌抒情——“后朦胧诗”转型论之五 217

责编缀语 23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