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文化历程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中国文化历程
  • 作 者:余国瑞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895966
  • 标注页数:320 页
  • PDF页数:34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4 ≥3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文化的含义 1

目 录绪论文化概说 1

一、文化的含义 1

目 录绪论文化概说 1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二、文化的结构 2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本质二、文化的结构 2

社会活动主体即人本身的文化—社会活动即社会行为的文化—社会活动结果的文化—文化的双螺旋结构三、中国文化的特性及其成因 5

社会活动主体即人本身的文化—社会活动即社会行为的文化—社会活动结果的文化—文化的双螺旋结构三、中国文化的特性及其成因 5

“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整体和谐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强调人自身修养的人本观—系统的整体思维方法及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文化特性的成因四、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7

“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整体和谐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强调人自身修养的人本观—系统的整体思维方法及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文化特性的成因四、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7

第一节远古文化概述 9

一、中国原始人类的形成 9

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生命—批判地继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第一章远古文化 9

一、中国原始人类的形成 9

第一节远古文化概述 9

不断创新和不断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生命—批判地继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优秀的外来文化第一章远古文化 9

人类神创论—科学进化说—独立起源的中国原始先民二、原始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制度 12

人类神创论—科学进化说—独立起源的中国原始先民二、原始社会的经济与社会制度 12

原始社会的经济结构—原始的“大同”世界三、原始社会的文化成就 13

原始社会的经济结构—原始的“大同”世界三、原始社会的文化成就 13

1.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 15

一、原始思维 15

“绿色革命”—磨石作器—制陶工艺第二节远古文化思想述评 15

1.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 15

一、原始思维 15

“绿色革命”—磨石作器—制陶工艺第二节远古文化思想述评 15

集体无意识—非理性思维—自在性和自发性2.原始思维发展过程的基本类型 16

集体无意识—非理性思维—自在性和自发性2.原始思维发展过程的基本类型 16

1.原始宗教起源 17

行为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二、原始宗教 17

1.原始宗教起源 17

行为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二、原始宗教 17

原始宗教产生的基础—原始宗教的形成2.原始宗教形式 18

原始宗教产生的基础—原始宗教的形成2.原始宗教形式 18

1.艺术起源 19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祖先崇拜三、原始艺术 19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生殖——祖先崇拜三、原始艺术 19

1.艺术起源 19

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并非艺术起源的惟一重要因素2.原始艺术的表现形式 20

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并非艺术起源的惟一重要因素2.原始艺术的表现形式 20

1.古代神话的产生 22

1.古代神话的产生 22

绘画—雕塑—装饰—音乐—舞蹈四、古代神话故事 22

绘画—雕塑—装饰—音乐—舞蹈四、古代神话故事 22

神话与人同自然的斗争—神话与原始社会性质2.神话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23

神话与人同自然的斗争—神话与原始社会性质2.神话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23

一、“美”的原始形成过程 25

神话的内容—神话的特点—神话的价值第三节专题讨论 25

一、“美”的原始形成过程 25

神话的内容—神话的特点—神话的价值第三节专题讨论 25

抽象几何纹的形成与“美”的关系—抽象几何纹来自写实的生动的动物形象—“美”在有意味的形式二、中西神话比较 26

抽象几何纹的形成与“美”的关系—抽象几何纹来自写实的生动的动物形象—“美”在有意味的形式二、中西神话比较 26

相同点—不同点三、中华民族的形成 28

相同点—不同点三、中华民族的形成 28

“华夏”是多民族的共称—中国远古部落的三大集团—东西两大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附:远古文化大事年表 30

“华夏”是多民族的共称—中国远古部落的三大集团—东西两大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附:远古文化大事年表 30

[思考与讨论] 31

[思考与讨论] 31

第二章夏商西周文化 32

第一节夏商西周文化概述 32

第一节夏商西周文化概述 32

第二章夏商西周文化 32

一、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33

1.奴隶制的确立与兴盛 33

1.奴隶制的确立与兴盛 33

一、奴隶制及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33

由原始公有制向奴隶制的过渡—奴隶制的确立—奴隶制的兴盛2.国家体制的形成与完备 34

由原始公有制向奴隶制的过渡—奴隶制的确立—奴隶制的兴盛2.国家体制的形成与完备 34

由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过渡—国家体制的初步形成—国家体制的完备二、夏商西周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37

由部落联盟向国家的过渡—国家体制的初步形成—国家体制的完备二、夏商西周的文化成就及其影响 37

青铜文化—文字系统的形成—巫史及其礼乐的创制—科技成就第二节夏商西周文化思想述评 40

一、由尊命尊神到尊礼尚德 40

一、由尊命尊神到尊礼尚德 40

青铜文化—文字系统的形成—巫史及其礼乐的创制—科技成就第二节夏商西周文化思想述评 40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二、《周易》及其思想 42

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二、《周易》及其思想 42

《周易》的核心思想—正确理解爻和卦—《周易》的影响第三节专题讨论 45

一、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 45

一、青铜艺术和汉字艺术 45

《周易》的核心思想—正确理解爻和卦—《周易》的影响第三节专题讨论 45

狞厉的美—线的艺术—解体和解放二、《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9

狞厉的美—线的艺术—解体和解放二、《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9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