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建安文学述评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建安文学述评
  • 作 者:李景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390473
  • 标注页数:340 页
  • PDF页数:34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9 ≥3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 录 1

建安文学述评 1

一、建安文学的概念 1

1.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 1

2. 一个难以替代的概念 2

3. 建安文学的时限 3

二、建安文学的背景 4

1.所谓“魏建安” 4

2.天灾与人祸 6

(1)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8

(2)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9

(3)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10

(4)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1

三、建安文学的元勋——曹操 13

1.曹操的是非 13

2. 曹操其人 15

3. 曹操的才艺 19

四、建安文学的阵容——邺下文人集团 21

1.成员数目 21

2. 起讫时间 23

3. 邺城的沿革和规模 23

4.缔造者——曹操 24

5.实际领袖——曹丕 25

6. 活动内容 27

(1)起草军檄文书 27

(2)诗酒酬酢 27

(3)随军出征 29

五、建安诗的成就 30

1.与两汉文学的关系 30

2.乐府诗的四大主题 32

(1)反映战乱破坏和民生疾苦的 32

(2)表现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的 35

(3)描写征戍劳苦和怀念家乡的 37

(4)感慨人生短暂和世事沧桑的 39

3.五言诗的艺术追求 40

(1)汉乐府的利用和改造 40

(2)题材的开拓 42

(3)技巧的圆熟 43

(4)形式的变换 46

4.所谓“建安风骨” 47

六、建安散文的特色 53

1.曹操的通脱 54

2.曹植的富艳 57

3.《出师表》 59

七、建安文学的影响 59

八、建安文学的思考 61

1.社会生活是文学源泉 62

2.思想解放是必备条件 63

3.前代文学的继承借鉴 64

4.倡导批评和奖掖示范 65

[附表一]陈寿、范晔史笔对照表 79

[附表二]建安文人同题篇目表 80

[附表三]古诗、建安诗词语雷同表 84

曹操 86

建安文学作品评析 86

蒿里行 87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91

龟虽寿 96

短歌行 100

却东西门行 106

让县自明本志令 110

曹丕 118

芙蓉池作附曹植《公宴》 119

燕歌行 122

杂诗 127

与朝歌令吴质书 130

典论论文 135

曹植 144

箜篌引 145

名都篇 154

白马篇 159

美女篇附汉乐府诗《陌上桑》 163

送应氏 168

野田黄雀行 171

七哀诗附晋乐所奏《怨诗行》 174

赠白马王彪 178

吁嗟篇附曹植《杂诗》其二 187

与杨德祖书 192

洛神赋并序 201

曹睿 216

种瓜篇 附甄皇后《塘上行》、曹植《种葛篇》 217

饮马长城窟行 222

陈琳 222

王粲 227

七哀诗 227

从军行其五 232

登楼赋附王粲《七哀诗》其二 236

徐干 244

室思附刘骏等六人诗 245

阮瑀 253

驾出北郭门行 253

刘桢 258

赠从弟 258

蔡琰 261

悲愤诗 261

定情诗 269

繁钦 269

吴质 277

答东阿王书附曹植《与吴季重书》 277

仲长统 284

理乱篇 285

应璩 299

与侍郎曹长思书 299

诸葛亮 304

出师表 305

乐府诗 314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 314

附录 331

建安文学年表 331

后记 336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