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德保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0435320
- 标注页数:333 页
- PDF页数:34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3 ≥3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司马光所处时代与《资治通鉴》 16
第一节 文化繁荣学术昌明 16
第二节 稽古右文编撰大书 24
第三节 文人的历史意识与使命感 37
第二章 司马光的史学观与《资治通鉴》 54
第一节 正统的儒家史学观 54
第二节 继承实录的史学传统 68
第三节 以史为鉴的著书目的 78
第三章 司马光的从政经验与《资治通鉴》 99
第一节 重视谏议问题 100
第二节 变法与朋党问题 107
第三节 当时政局与《资治通鉴》选材 116
第四节 司马光的个性、品格与《资治通鉴》选材 128
第四章 司马光的文献学成就与《资治通鉴》 144
第一节 考证信实的学术风格 145
第二节 《通鉴考异》的考证范围 166
第三节 《通鉴考异》释例及考证方法 188
第五章 司马光的文学成就与《资治通鉴》 201
第一节 司马光的诗歌创作 201
第二节 司马光的散文创作 231
第三节 《资治通鉴》的文学成就 253
第六章 《资治通鉴》的史源问题 273
第一节 战国秦汉时期的史源 273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史料来源 292
第三节 隋唐五代的史料 312
参考文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