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 作 者:汤洪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01113068
  • 标注页数:260 页
  • PDF页数:27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0 ≥2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 研究范围之作者问题 1

二 研究范围屈辞篇目之认定 1

三 屈辞、屈骚与屈赋 8

四 相关研究概况 10

五 研究目的 15

六 研究方法 16

七 研究材料 18

八 论题缘起 20

第一章 悬圃 25

一 楚辞传统注疏“悬圃”语义之歧说 25

二 文献典籍所载“悬圃”与昆仑关系紧密 28

三 屈辞“悬圃”原义再探索 31

第二章 昆仑 39

一 楚辞传统注疏“昆仑”语义之歧说 39

二 先秦文献典籍所载“昆仑”指称之淆乱 49

三 屈辞“昆仑”原义再探索 65

第三章 流沙 74

一楚辞传统注疏“流沙”语义之歧说 74

二文献典籍所载“流沙”指称之淆乱 76

三屈辞“流沙”原义再探索 79

第四章 赤水 83

一 楚辞传统注疏“赤水”语义之歧说 83

二 文献典籍所载“赤水”指称之淆乱 84

三 屈辞“赤水”原义再探索 88

第五章 不周 90

一 楚辞传统注疏“不周”语义之歧说 90

二 文献典籍所载“不周”指称之淆乱 92

三 屈辞“不周”原义再探索 95

第六章 西海 98

一 楚辞传统注疏“西海”语义之歧说 98

二 文献典籍所载“西海”指称之淆乱 105

三 屈辞“西海”原义再探索 108

第七章 崦嵫 114

一 楚辞传统注疏“崦嵫”语义之歧说 114

二 文献典籍所载“崦嵫”指称之淆乱 116

三 屈辞“崦嵫”原义再探索 119

第八章 西极 122

一 楚辞传统注疏“西极”语义之歧说 122

二 先秦文献典籍所载“西极”指称基本一致 125

三 “西极”演变历程考索 129

四 屈辞“西极”原义再探索 131

第九章 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134

一 楚辞传统注疏“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语义之歧说 134

二 历代文献典籍所载“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指称基本一致 139

三 屈辞“冬暖之所”和“夏寒之所”原义再探索 141

第十章 黑水 143

一 楚辞传统注疏“黑水”语义之歧说 143

二 文献典籍所载“黑水”指称之淆乱 147

三 屈辞“黑水”原义再探索 159

第十一章 三危 162

一 楚辞传统注疏对“三危”语义的多种阐释 162

二 先秦汉初文献典籍所载“三危”指称基本一致 168

三 “三危”讹变历程考索 170

四 屈辞“三危”原义再探索 172

第十二章 假说下屈辞先秦古地名矛盾之消解以及屈辞文本要义之贯通 176

第十三章 屈辞域外地名假说之旁证 182

一 旁证之引论 182

二 稷下学宫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学术条件 183

三 先秦中西交通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交通条件 199

四 先秦民族大迁徙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交流动力 204

五 丝路与南丝路更为屈辞可能反映广阔世界地理提供了直接路径 208

第十四章 屈辞先秦古地名注疏淆乱现象之成因 221

第十五章 由屈辞古地名研究所发现的中国地理文化之特点 224

一 基于主体理解角度的地名意义动态演变 224

二 上古地名中包含大量外来地理语词(音译词与意译词)成分 229

三 外来地理语词与本土文化因素的复杂互动 231

四 结语 234

第十六章 结语 236

一 本研究之结论与创新 236

二 需要澄清的一些观念 242

三 本研究主要欠缺、原因以及对继续研究的展望 249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58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