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小麦赤霉病  防治理论研究与实践
  • 作 者:徐雍皋,陈利锋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4514894
  • 标注页数:216 页
  • PDF页数:22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5 ≥21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概述 2

(一)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记载 2

(二)小麦赤霉病的研究进展 3

(三)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对策 9

二、症状及危害 15

(一)症状 15

(二)危害 16

三、致病菌种类及其分类地位 23

(一)从病组织分离的镰刀菌种类 23

(二)穗腐镰刀菌的致病力测定 27

(三)禾谷镰孢分类地位与形态鉴别特征 32

(四)其他常见穗腐镰孢的形态特征 35

四、禾谷镰孢的生物学特性 43

(一)菌丝体生长条件 43

(二)分生孢子形成及萌芽条件 44

(三)子囊壳和子囊孢子形成与萌芽的?? 57

(四)禾谷镰孢的存活力 62

(五)寄主范围 63

(六)禾谷镰孢产生的毒素 63

五、病菌致病力分化及其变异 68

(一)菌株间致病力的差异 68

(二)地区间病菌群体致病力的差异 69

(三)菌株致病力的稳定性 72

(四)小麦赤霉病菌的变异 73

六、侵染循环 83

(一)侵染过程 83

(二)侵染循环 88

七、流行因素及流行类型 93

(一)品种的感病性和易感的生育期 93

(二)菌源量 94

(三)气候条件 97

(四)流行类型 102

八、预测预报 115

(一)用气候因素预测 115

(二)用菌量或菌量-气象相结合预测 125

九、小麦品种抗病性 130

(一)抗病性类型 130

(二)抗病性鉴定 135

(三)抗病性遗传 139

(四)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145

十、防治 156

(一)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 156

(二)药剂保护 164

(三)农业防治 173

十一、小麦赤霉病的常用研究法 177

(一)田间病害调查 177

(二)分离和培养 186

(三)生长和培养性状观察 191

(四)接种技术 196

(五)病菌致病力及品种抗病性测定技术 20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