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普通昆虫学pdf电子书下载 > 农业科学
普通昆虫学
  • 作 者:严毓骅,段建军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304004134
  • 标注页数:208 页
  • PDF页数:21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8 ≥2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绪论 1

一、昆虫维持其种群昌盛的特点 1

(一)昆虫有翅能迁飞 1

(二)昆虫的体躯小 1

(三)昆虫的繁殖力强 1

(四)昆虫的取食器官高度分化 1

(五)昆虫具有发育的阶段性 1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

(二)有害昆虫 2

(一)有益昆虫 2

三、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3

第一章 昆虫纲的特征及其与其它节肢动物的关系 5

一、节肢动物门的基本特征 5

二、昆虫纲的特征 5

三、昆虫纲与其它节肢动物的关系 6

(一)蛛形纲 6

(二)甲壳纲 6

(三)唇足纲 7

(四)重足纲 7

(五)结合纲 7

(一)头壳的构造 8

二、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8

第二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8

一、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8

(二)头部的附器 9

三、昆虫的胸部及其附肢 16

(一)胸部的分节和基本构造 16

(二)胸足 16

(三)翅 18

四、昆虫的腹部及其附器 21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21

(二)腹部的附肢 21

(二)体壁的衍生物 25

五、昆虫的体壁及其衍生物 25

(一)体壁的构造 25

第三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 27

一、体腔分区和内部器官的位置 27

(一)体腔的分区 27

(二)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27

二、肌肉系统 28

(一)体壁肌 28

(二)内脏肌 28

(一)消化道及其功能 29

三、消化器官 29

(二)昆虫的消化特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30

四、呼吸系统 31

(一)气管的构造和气管系统的分布 31

(二)气门的构造 31

(三)气门的数目和气管系统的型式 32

(四)气体的交换 33

(五)害虫的呼吸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33

五、血液的循环器官 33

(一)血液循环器官的构造 33

七、神经和感觉器官 34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34

六、排泄器官 34

(二)血液的循环 34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35

(三)神经系统 35

(四)感觉器官 36

八、生殖系统 39

(一)雌性内生殖器 39

(二)雄性内生殖器 39

(三)授精与受精 39

(二)外激素器官 40

九、分泌器官 40

(一)内分泌器官 40

第四章 昆虫的生物学 41

一、昆虫的繁殖方式 41

(一)两性繁殖 41

(二)孤雌生殖 41

(三)卵胎生 41

(四)多胚生殖 41

二、昆虫的生长发育 42

(一)卵期 42

(二)幼虫期 43

(三)蛹期和蛹的类型 45

(四)成虫期 46

三、昆虫的变态类型 48

(一)增节变态 49

(二)表变态 49

(三)原变态 49

(四)不全变态 49

(五)全变态 49

四、世代和生活年史 50

(一)世代及生活年史 50

(三)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51

(二)局部世代及世代重叠 51

五、昆虫的习性 52

(一)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 53

(二)昆虫的趋性 53

(三)昆虫的群集和群栖 53

(四)昆虫的扩散和迁飞 53

(五)昆虫的食性 54

一、昆虫分类的意义 55

二、分类的阶元 55

第五章 昆虫的分类 55

三、种的概念 56

四、种以下的分类 56

(一)亚种 57

(二)生态型 57

(三)品系 57

五、命名法 57

六、昆虫的鉴定 57

七、昆虫纲的分目 57

(五)蛩蠊目 58

(三)双尾目 58

(四)缨尾目 58

(一)原尾目 58

(二)弹尾目 58

(六)蜚蠊目 59

(七)等翅目 60

(八)?目 60

(九)螳螂目 60

(十)直翅目 60

(十一)革翅目 61

(十二)?虫目 61

(十三)虱目 61

(十六)缨翅目 64

(十四)蜉蝣目 64

(十五)蜻蜓目 64

(十七)半翅目 65

(十八)同翅目 68

(十九)广翅目 77

(二十)蛇蛉目 77

(二十一)脉翅目 78

(二十二)长翅目 79

(二十三)毛翅目 80

(二十四)鳞翅目 80

(二十五)鞘翅目 98

(二十七)膜翅目 110

(二十六)捻翅目 110

(二十八)双翅目 116

(二十九)蚤目 121

八、蜱螨目的分类 122

(一)外部形态 122

(二)生物学 125

(三)蜱螨目的分类 125

(四)螨类标本的采集 129

一、环境因素的分析及对昆虫的影响 131

(一)气候因素 131

第六章 昆虫生态学 131

(二)土壤环境对昆虫的影响 143

(三)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145

二、昆虫的种群及其数量变动的规律 148

(一)种群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 148

(二)昆虫种群数量动态的分析 150

三、生态系统 154

(一)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概念 154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 157

(三)农业生态系统 157

(四)害虫综合防治的生态学基础 158

(一)昆虫采集的工具 160

一、昆虫的采集 160

第七章 昆虫的采集及标本制作 160

(二)昆虫采集的方法 165

(三)昆虫采集的时期和环境 167

(四)昆虫标本的暂时保存和寄送 168

二、昆虫标本的制作 169

(一)干制昆虫标本的制作 170

(二)昆虫液浸标本的制作 175

(三)昆虫生活史标本的制作 176

(四)昆虫玻璃盒装标本的制作 177

(五)昆虫玻片标本的制作 178

(六)昆虫标本上的标签 179

实验一 昆虫的一般外部形态及其与螨类的区别 182

实验 182

实验二 昆虫口器的基本构造及特化类型 183

实验三 昆虫的触角、胸足和翅 185

实验四 昆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188

实验五 昆虫内部器官的观察 190

实验六 昆虫分类(一) 192

实验七 昆虫分类(二) 195

实验八 昆虫分类(三) 199

实验九 昆虫分类(四) 202

附录一 体视显微镜的使用及绘图知识 206

附录二 游标卡尺的使用 208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